本届“上海之春”,“小提琴中国作品百年经典”两场系列音乐会呈现了百年以来的经典中国小提琴作品。
“中国小提琴作品创作、表演与教学研讨会”11日在上海音乐学院举行,多位音乐界人士共话如何传承中国音乐作品。由上海音乐学院丁芷诺教授主编的《中国小提琴作品百年经典》丛书,日前在36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舞台上由上海音乐出版社首发。丛书收录了自1919年起百年以来,79位作曲家创作的101首熠熠生辉的中国小提琴经典之作。
有了中国经典曲库之后,该如何在演奏中诠释出纯正的“中国味儿”?这是不少音乐界人士关心的话题。
“我听到今天有些年轻人在演奏马思聪《思乡曲》时,简单地以为这部作品是悲的,就拉得很慢,可这种奏法并没有把握住作品真正的风格,以及背后传达的中国文化内涵。”丁芷诺说,不能盲目责怪今天的年轻人不热爱、不懂得中国音乐,而应该他们演奏过程中包括弓指法在内的详细技法,从情感表达、节拍韵律、分句掌握到音准等各个维度,在他们的耳朵和心灵里注入原汁原味的中国声音。
曾将《十面埋伏》《喜相逢》等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改编成小提琴曲的作曲家杨宝智认为,演奏者需要不断提高自己在和声、曲体等方面的知识和,方能把中国作品诠释得地地道道。
业内梦见吃面条人士指出,纵观百年来小提琴在中国的发展,上海音乐学院的师生以参与者或引领者的方式,对中国小提琴“民族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1953年,当时在贺绿汀院长学唱民歌的下,一批学生的创作如沙汉昆《牧歌》、汪立三《抒情曲》、杨善乐《夏夜》、焦杰《在西北草原上》等都成了经典。到了1958年,受音乐“民族化”影响,上音创建“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学习民族民间音乐、开展群众性创作活动,诞生了极具代表性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而在上世纪70年代,作曲家陈钢与演奏家潘寅林合作编写了《金色的炉台》《阳光在塔什库尔干》《苗岭的早晨》;作曲家谭蜜子与教育家郑石生合作写了《美丽的壮锦》《昐东方出红日》等。在这一时期,音乐家们还因地制宜创作了大量齐奏作品。
研讨会上,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沙汉昆回忆起创作《牧歌》时,自己并没有去过,也没有见过大草原,是电视纪录片将辽阔草原的画面展现在他眼前。“南北朝歌谣《敕勒歌》为我提供了创作思,以及‘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意境。”
《梁祝》的作曲者之一何占豪表示,当年他把越剧曲调创造性地融入《梁祝》的旋律里,实现了让小提琴说中国话。“西洋乐器的‘民族化’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必须对乐器自身性能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都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让小提琴等乐器真正为我们所用。”何占豪认为,在创作时更好地结合高雅艺术和大众情趣,将有利于作品为人民所喜闻乐见。
“七卷本的《中国小提琴作品百年经典》丛书包括七本总谱、七本分谱和14张CD,可以说是上海音乐出版社目前出版规格最高的作品。”上海音乐出版社社长、总编辑费维耀表示,出版这些丛书只是开始,如何让中国音乐经典有更多上演机会,以满足中国高速发展的音乐教育事业需要,并获得更多海外主流音乐界人士的瞩目,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教授杨燕迪说:“从小提琴、钢琴到艺术歌曲、管弦乐等音乐体裁,在中国的创作都迎来了百年左右的发展节点,希望更多中国作品可以完成经典化构建,在教学、研究、出版和演出中得到进一步发扬。”
第二卷(1950—1957):茅沅《新春乐》、马思聪《山歌》、黎国荃根据古曲改编的《渔舟唱晚》、马耀先与李中汉合作的《新疆之春》、沙汉昆《牧歌》、杨善乐《夏夜》焦杰、《在西北草原上》、杨宝智根据民间乐曲改编的《喜相逢》
第四卷(1966—1976):阿克俭《千年的铁树开了花》、李自立《丰收渔歌》、何东《黎家节日》
第五卷(1977—1990):瞿小松《山之女》、权吉浩《节日的喜悦》、杨宝智根据古曲改编的《关山月》
第六卷(1991—2015):陆培《夕阳箫鼓》、赵曦《火天堂》、陈疏赢《姑苏吟》、李勋与丁豆豆合作的《裙子》《对花》
第七卷(协奏曲卷,1959—2019):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何东与江合作的《鹿回头传奇》、夏良《幻想协奏曲》、张丽达《茫谐》、盛亮《飞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