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国电影
  • 不IP、资本和工业化《心花路放》出品方「坏猴子影业」说这才是中国电影产业的未来
  •   原标题:不IP、资本和工业化,《心花路放》出品方「坏猴子影业」说这才是中国电影产业的未来 距离坏

      原标题:不IP、资本和工业化,《心花路放》出品方「坏猴子影业」说这才是中国电影产业的未来

      坏猴子作品产出的速度有点慢,但好在影片普遍还是叫好又叫座的,比如《心花路放》、《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无人区》等。

      从中国电影第一次触网(《心花路放》联合猫眼,做O2O电影宣发、做票补拉动观众走进影院),到关注新一代电影人成长,以及艺术片市场,坏猴子似乎总是带来一股新的力量。

      和呼吁制片人中心制的主流声音不同,坏猴子CEO、制片人王易冰向36氪表示,“更倾向于认可导演中心制”;和资本涌入、高举高打的大制作不同,王易冰直言,“金融杠杆对影视产业健康发展不利”。

      36氪近日采访到了王易冰,一起聊了聊对中国电影产业现状的判断,坏猴子的经验,以及他们看到的新机会。

      坏猴子认为,电影是高度市场化、两极化的产品,除了看和拍,宣发等中间过程只是为了更多人来看,但真正能有多少人来看拍完就已经定了。宣发做得好,能带动观众,但无法左右市场。

      “头开错了,越使劲儿跑得越偏!”王易冰说。比起大资本运作、押宝IP,坏猴子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剧本打磨上,平均下来,每部作品要花2-4年时间。

      当然,这也不是唯一的标准,坏猴子还有更靠谱的评判原则「五性」:趣味性、创新性、本土性、当代性和性。

      王易冰解释道,“我们的影片大都符合这五大原则,不需要面面俱到,但至少得具备其中几项。定档暑期的《我不是药神》就比较全的覆盖了五性,既是当代题材、也是本土发生的故事,典型的现实主义题材;讲物的成长历程,比较符合创新型;性是指作品要充分发挥每个导演的独特个性、突出导演的个人风格。”

      在电影漫长的制作过程中,坏猴子也总结出一套自己的制作体制「绿灯会」,即每一部作品在重要环节都有评审机制。包括——

      “我从来不认为导演拍板就是小作坊,制片人就是工业化。要不然《红高粱》、《霸王别姬》怎么能成经典?”王易冰说。

      我们不妨这样理解——制片人中心制,倾向于把电影当作商品。制片人有充分的市场经验和资源,负责影片的成本控制,搭建剧组,协调、监督进度,以及宣发方案制定。

      但制片人没法替代导演去设计、去看每一个镜头,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内容,拍摄它的人才是真正决定它好与不好的灵魂。

      “电影是多工种协作的工作,团队肯定需要leader设定标准。对于导演而言,他得遵循一定的生产标准,在周期、预算上践行一定的标准等。围绕导演的每一个部门,都能按照统一的标准完成工作,这未尝不是工业化,对吧?”王易冰反问道。

      相比于完善电影工业化体系,坏猴子认为培养新一代电影人才是关键。这也是2016年他们推出「72变电影计划」的直接动因。

      坏猴子希望每位导演的作品,都带有强烈个人风格,让观众过目不忘。他们只是从投资、制作、营销、发行等项目运营层面,给导演提供系统化帮助,而非训练。

      2017年路阳导演的《绣春刀2》(2.7亿元票房),是72变计划首部公映作品。继此之后,在宁浩、徐峥、秦海璐等资深电影人的扶持下,文牧野导演的《我不是药神》;曾赠导演的《云水》;牛涵导演的《甜美生活》也将在今年上映。其中,后两部为艺术片,已经和淘票票达成互联网宣发计划,并将在「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进行放映或展映。

      中国电影市场一直缺失内容优质、票房高收的艺术片,直到去年的《冈仁波齐》。这一市场变化,主要源于年轻观众多元化的观影需求,以及从娱乐到追求的转变。

      如此,影视制作公司也对艺术影片重拾了信心。加大艺术片投入,不仅是影视公司/年轻导演的机会,也会让电影产业发展更良性。毕竟,如果只追求商业,不追求艺术性,对电影这种视听艺术而言是一大损失。但如果无法从市场端解决营收问题,艺术片的境况只会越来越糟。

      从宁浩导演的个人品牌,到凝聚一批创作者,我们可以大致看出坏猴子的——把老一代电影人的经验和资源外化、输送给新一代电影人;让创作者以集群的形式出现,强化坏猴子品牌在观众中的印象和势能。

      坏猴子的这条路能否走通?他们对电影产业的认知是否能被市场验证?我们期待今年上映的几部作品,用结果来回答。

      本文来源于www.gims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