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是第十二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福建省图书馆、福州晚报在省图书馆举办了晒出你家的“珍宝”集市活动,由9位、10组持宝人带着他们珍藏多年的“故纸”类宝物,与市民进行面对面交流,让大家感觉到“人人是文化遗产的宣传员,处处是和谐家园的风景线”。本次活动的协办单位是福建省收藏家协会。
本次“晒出你家‘珍宝’”系列活动,不关注古玩、老家具、字画、玉石、工艺品等价值昂贵的宝物,关注的只是普通百姓生活中都会接触到的“故纸”类珍品。所谓“故纸”是指久远的纸质物品或有故事的纸质物品。它可以是古籍图书、线装旧书、家用账本、亲朋信札、名家手稿、连环画(书)、电影海报、有纪念价值的老和老期刊、老戏单、月历牌和福州城老照片、福州老地图等等。
系列活动从上月底开始,包括网络大“晒”宝、家庭珍藏与艺术投资公益、“珍宝”集市、现场教你如何认识家藏“珍宝”和线上“珍宝”图片展。
继上百位个体藏宝人在网上晒出自己的“珍宝”后,10日上午的“珍宝”集市成为一大亮点,多位省内知名的收藏家带着他们的故纸类宝物与读者见面。
提起福州仓山手绘地图,福州都知道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80后毕业生池志海,他曾手绘《仓山老洋房探寻之旅》《漫走鼓岭》《螺洲访古》《平山福地画林浦》《洪塘怀安》等地图。此次他策划了“老仓山近代史料”专题,其中包括1910年奥地利某咖啡品牌的广告卡片,画面上通过油画描绘了当时的仓前山、中洲岛,前景是福州男子推着板车在烟台山麓,板车上有妇女以及咖啡礼品;有1924年,英国海军foxglove号扫雷舰球队在仓山跑马场的合影,背景能看到仓山公园、复园近代历史建筑群……池志海希望这批老照片、明信片、支票、成绩单、信札等故纸能从各角度来还原当时的仓山。
主藏古籍善本的程章镜是福建省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委员会主任,他推荐的是1938年版的《福建通志》。辛亥后,北洋军阀委任福建巡按使许世英修志,聘请沈瑜庆、陈衍任总纂人,从1916年开始编修,有40多人参与。版《福建通志》有600多卷约1000万字,迄今仍是福建省志中最为完备的一部,包含了户口志、田赋志、赋税志、钱法志、渔业志、风俗志、方言志、学校志、艺文志、海军志、船政志等。
鲍国忠相继创办了闽都民俗文化大观园、闽风集萃馆、永泰庄寨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是福建省私人博物馆第一人。这位福州的老编缉拿出了清末到的福建老,其中有清末的《福建新闻》,初的《左海日报》《》,黄乃裳办的《伸报》,1934年“福建事变”产生的短暂的《》,由闽北分区委办的《红旗》,解放前夕福州一中地下党办的《小火星》,报业林白水在办的《生春红》副刊等。
张康铭是福建省收藏家协会的理事,家中拥有近两万张老电影海报和几百张福州老照片。他精选了一批老电影海报和福州老照片参加了集市活动。《舞台姐妹》《城南旧事》《大道》《熊迹》《牧马人》……这些电影海报带有时代色彩,生动传神;百年前福州人赛龙舟照片,时鼓岭老洋房、福州城南公园(现南公园)照片,被日本飞机轰炸后福州街区和英华学校照片……这些珍贵的资料记录了那些消失或正在消失的福州印记。
闽剧唯一的一部有声电影是《炼印》,由闽剧丑角三宝林赶山林务夏唐秀山和闽剧小生表演艺术家李铭玉联合主演。持宝人林辉带来了含电影海报、节目单、连环画、剧本、报道、电影剧本和电影拷贝等60多件与《炼印》有关的资料,这些资料记录了六十多年前这部红遍全国的闽剧经典名剧的辉煌。契约是指双方或多方共同协议订立的有关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持宝人林茂顺带来了元代年间和至正年间福州人房屋交易契约,这些契约虽然已千疮百孔,可700多年的契约文字基本上都完整地保留下来。
此外,今年81岁的持宝人杨兆震带来了福州景区老门票,这些门票都出自他自己去过的景区,他说:“现在福州人进公园大都不要门票了,我这门票成了稀罕物。”来自连江马鼻镇文峰村68岁的持宝人邱宏康虽算不上收藏大家,可他对图书的喜爱非一般人能够理解,目前拥有藏书上万册。他有《中国社会史教程》(1941年版)、《简明中国通史》(1949年版)、《第二次世界大战画史》(1946年版)、地图册和《勇敢的游击队员》(1950年版)、《把一切献给党——吴运铎》(1952年版)……
据了解,本次活动中的一些“珍宝”将由省图工作人员编辑后,放在省图网站上开展长期的线上“珍宝”图片展。(郁峰)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