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国电影
  • 中国电影风从海上来——中国第一代电影音乐作曲家的艺术创造与历史贡献
  •   摘要:1935年电影《都市风光》海报(上海交响乐团艺术档案室供图)前言:中国第一代作曲家所积累的宝贵经验,超越上海滩,影响遍四方,对我国当代电影音乐创作乃至全面的音乐创作都有着重要的。“伟大的哑巴”更渴望缤纷的音乐中国,特别是上海的电影工业与艺术,早期的发生与发展几乎与…

      1935年电影《都市风光》海报(上海交响乐团艺术档案室供图)

      前言:中国第一代作曲家所积累的宝贵经验,超越上海滩,影响遍四方,对我国当代电影音乐创作乃至全面的音乐创作都有着重要的。

      “伟大的哑巴”更渴望缤纷的音乐

      中国,特别是上海的电影工业与艺术,早期的发生与发展几乎与国际同步。

      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第一次公开售票放映电影短片,标志着电影的诞生。仅仅七个月后,1896年8月11日,法国商人就在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1905年秋天,丰泰馆与京剧名角谭鑫培合作拍摄京剧片断《定军山》,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并了新兴的电影艺术与古老的中国戏曲相结合的先河,甚至,还暗示了“伟大的哑巴”电影,特别是默片时代更离不开缤纷的音乐。1909年,美国人布拉斯基在上海创办亚细亚影戏公司,并于1913年出品了由郑正秋、张石川导演拍摄的故事片《难夫难妻》(又名《洞房花烛》)。1917年,商务印书馆(上海)低价收购美国人的电影器材,成立活动影戏部。1922年1月,顾肯夫、陆洁创办了中国第一本电影刊物《影戏》。1922年3月,郑正秋、张石川等人创立中国第一所电影学校明星影戏学校。

      中国,特别是上海的早期电影音乐,与新兴的电影艺术相辅相成、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电影音乐特别是其中的电影歌曲更是超越电影本身,与上海城市的音乐文化,民族存亡的时代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成就了中国近现代音乐文化历史上璀璨而深沉的篇章。比如,1935年上海电通公司出品的《风云儿女》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更是成为了新中国的国歌,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默片时代并没有正式、专门的电影配乐,上海的默片基本上也沿用着“剧院音乐”的通行做法。中国电影音乐创作的者之一王云阶曾经回忆道:“1928到1930年,我在上海学音乐,被音乐界的朋友拉到电影院去义务地为电影配乐。我弹钢琴,他拉小提琴,就在电影院的银幕的演奏,深情的地方用《圣母颂》、《月光曲》,悲哀的地方用《哀歌》,的地方就用《奥赛之死》”这形象且准确地反映了当时电影音乐的状况。尽管“剧院音乐”只能在大致情绪上为默片“配乐”,但商业成本仍然偏高。好在上海也是中国唱片工业的发祥地,选用唱片播放为默片配乐逐渐成为更为方便甚至更有发挥空间的形式。引人遐想的是,1920年梅兰芳导演、主演了《春香闹学》与《天女散花》,而1919年梅兰芳就开始唱片。他,究竟有没有用他的唱片为他的默片配过乐?如果有,那倒可能成为早期电影音乐史乃至电影艺术史上的重大突破。有案可查的是,1926年末,卜万苍的《的复活》在中央大戏院公映时,银幕突然收起,剧院灯光打开,电影突变“歌剧”:女主角杨耐梅“走出”电影、来到舞台,唱起了主题歌《乳娘曲》(包天笑词、冯子和曲)!曲毕,银幕放下,电影继续!这默片时代电影人对声音的渴望之缩影,几乎惊世骇俗,甚至返璞!最为重要的是,“诗人导演”孙瑜(1900-1990)从1928年《潇湘泪》中现场演奏的“夜半吹箫”,到1930年《故都春梦》中唱片播放的“贵妃醉酒”,开始更加注重音乐本体的艺术含量及其与电影艺术的有机结合,并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早期电影音乐的发展。至于《野草闲花》(1930年12月3日公映)中导演亲自作词、其弟孙成壁作曲的《寻兄词》(后名《万里寻兄曲》,由主演金焰、阮玲玉演唱,事先灌录唱片,配合画面现场播放),尽管“中国第一首电影歌曲”的“称号”近来有被《乳娘曲》的趋势,但其自身的艺术价值及其与电影整体结构的融合度,仍在中国默片时代影响深远。

    延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