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版《红高粱》无疑是今年最热的一部电视剧,热到什么程度?有两个截然相反的词或许可以说明这一盛况,一个是“好评如潮”,一个是“争议不断”。这两个词意味着很高的关注度,因此剧版《红高粱》创造了一个奇迹,网络点击量达到了数十亿的空前天量。
现在,各种纷争尘埃落地,感觉有必要就之前的争议做一番梳理,梳理一下争议背后各色人等的心态。
必须承认,再好的电视剧,无论好评如何汹涌澎湃,也一定会有人说不好,百家争鸣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但是也必须承认,在日益浮躁的当下,正面的声音想被大家听到和认可,似乎有点难。因此总是有人想语出惊人,总是有人要标新立异,有的喜欢骂,有的喜欢喷,反正手里有一大把的标签,贴上就是。
所以私意认为,言之有理、批之有据的评论人人欢迎,但是那种不管三七二十一、胡乱贴标签的评论却难免有哗众取宠之嫌。你这边厢骂得痛快了,那边厢一众叫好的草民倒是糊涂了。因为手中攥着大把标签的人,往往是“高大上”的文化人,那种云里雾里的词儿多了去了,让那些叫好的草根们看了自卑,甚至怀疑自己的智商:俺们看了半辈子电视,难道看不出个好孬?你等居高临下的一通指点,岂不是小觑了俺们?
比如说剧版《红高粱》角色达到58个之多,比如说加进了很多原著中没有的情节,比如说原著中一些点到为止的人物形象在剧版变得丰满,所有这一切,在草根们的眼里那叫“热闹”,到了文化人那里,人家给准备了一个标签,美其名曰“稀释”。
“稀释论”者一口咬定,《红高粱》原著不过3万字的一个中篇,现在愣是给抻成了一部60集的电视剧,除了注水还能有别的解释吗?唉,说得如此理直气壮,如果是那些没有阅读能力、不能欣赏原著的市井小民也就罢了,偏偏这种论调的持有者是一些经常舞文弄墨的高知,这就有点匪夷所思了。剧版《红高粱》开头明明白白写着是根据《红高粱家族》改编,《红高粱家族》五部曲35万字明明白白放在那里,让人不禁怀疑,“稀释论”者是否完整看过《红高粱家族》?如果没有,而是凭着经验想当然地就贴上一个“稀释”的标签,这是对一部充满了与诚意的剧作极大的不尊重;如果看过,却依然把“稀释”标签生硬地贴上去,那就难免会让人产生对人性的恶意揣测。想出名的办法有很多,这种法子已经OUT了。说到这里,我只能学学屈原老夫子,一声长叹一把鼻涕甩出去。
不管是的误判还是有意的曲解,个别高知的“稀释论”却反证了剧版《红高粱》确是一个奇迹。很多高知对《红高粱》原著尚且一知半解,可见《红高粱》的群众基础并不好,即便是有诺效应,但是相对于中国传统的四大名著,《红高粱》的群众基础还差得远。这样一部没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小说改编成了电视剧,居然创造了天量点击,居然在首播的四家卫视创造了历史记录,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改编的成功。说得再明白点,原著《红高粱》只是一个瓶子,剧版《红高粱》才是瓶子里的酒,即便是没有《红高粱》这部小说,单纯作为一部电视剧加以审视,剧版《红高粱》也完全可以成为一部傲然的经典。
与“稀释论”相伴而生的还有一句名言,那就是“浓缩的都是精华”。如果我没记错,这句名言应该出自潘长江的一个小品。这原本是一句笑话,但是很奇葩的是,一句脑残的笑话被人说了这么多年后,竟渐渐成了真理。
“浓缩的都是精华”吗?未必未必。提炼的才是精华,精华只能通过去粗存精的提炼过程才能得到。剧版《红高粱》显然是经过了精心提炼的,泱泱60集,其实只说了两个字,一个是“义”,另一个是“情”。剧中人物的增加,对原著诸多情节的改编,无不统一在这“情义”二字下,都可以从这两个字得到解释。这既是编剧的文心,也是编剧的文胆。如此,则原著的气脉在,原著的在,原著的精华在。岂会因为人物增加而“稀释”?
说了这么多,其实最想说的一句话是,文艺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文艺者更要珍惜自己的名声。文字可以嬉笑怒骂,但骨子里不能儿戏。慎之!慎之。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或登录齐鲁网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电视属21个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电视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之,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