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进口大片
  • 日报刊文评“动画片链”:国产动画切莫故步自封
  •   欲望情夜近期,一张“动画片链”图在网上热传,图片上尖是“探险活宝”“开心汉堡店”“倒霉熊”等最新、最流行,还没有中文配音版的各种英文原版动画片,然后是“迪士尼”“海绵宝宝”“托马斯小火车”等从欧美日韩引进的动画片,最底端的是“喜羊羊”“熊出没”“猪猪侠”等国产动画片。

      用“受”形容国产动画片,多少有点偏激和,票房数据就能对以上结论“打脸”。“喜羊羊”系列电影的票房超过7亿元,衍生品市场规模超过60亿元。与国外动画片相比,“喜羊羊”一度是中国动漫产业的长脸之作。2009年上映的《喜羊羊1》最终票房9000万元,仅比当年动画电影票房冠军《飞屋环游记》少了500万元,而当年上映的美国动画《马达加斯加2》的票房还不到《喜羊羊1》的一半。

      但是,国产动画片近年来的确出现颓势。“喜羊羊”风光不再,其第7部电影的票房仅1000多万元,并且已有两年多没有推出大电影。时下热映的“小黄人”《神偷奶爸3》首周票房破4亿元,突破由《功夫熊猫3》创造的3.39亿元动画片首周票房纪录,而这两部系列动画片都是从国外引进的。

      低龄儿童的精准用户定位曾是国产动画片取得成功的法宝,但是现在,保守和封闭的定位可能让国产动画片失去市场。

      尽管动画片的主要受众是儿童,但家长对动画片观看拥有毋庸置疑的影响力。如今,“85后”逐渐成为新生代家长的主体。他们普遍接受过完善的高等教育,一些人还有海外学习和生活的经历,对子女的启蒙教育有自己的理解和要求。进口的动画片,无论在叙事风格还是在表现手法上,都更接近他们的审美标准。原版动画片“学英语精品课)”的功能,更让一些家长视之为寓教于乐的媒介。

      与此同时,儿童的理解能力也在上升,其“早熟”也好,归结于家长“早教”也罢,都无法儿童更早地观察和理解世界。其实,国内并非没有这样的动画资源,像《西游记》这样的IP之所以成为经典,屡被改编屡受欢迎,就因为它的体系是现实的投射。关键在于国内的制作人有没有深度思索、开掘现实的能力。

      此外,动画片的播放形式也发生了变化。随着网络点播成为家庭观看影视节目的主要形式,现在的孩子已不必在幼儿园、学校放学后,在时间、同一频道观看同一档动画片。这意味着一款主流的国产动画片,未必能够借助传统的渠道优势占领市场高地,至少很难吸引部分习惯网络化生活的家庭受众。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国产动画片必须贯彻分众思维。例如,明确年龄分级规范,让不同成长阶段的儿童找到适合自己的节目。为了满足所有儿童的需求,一些国产动画片不得不淡化个性,强化共性,结果落入简单和平庸的窠臼。

      一部成功的动画片是能让家长和孩子坐在一起观看的,它既要满足儿童成长过程中不断增长的审美需求,也要跟得上当代家长已成型的审美能力。某种固定的创作模式,不随着受众变化改变叙事模式,难免沦为陈旧。其实,前些年国产动画产业迅猛发展,国产动画片屡屡创造票房新高,正是因为它们满足了当时的受众审美,体现了高水平的生产制作能力。受众在变化,国产动画如果故步自封,结果必然是不进则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