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进口大片
  • 进口渣翻译 不怪好莱坞怪垄断进口大片
  •   六十秒读懂专题中国进口电影的翻译颇受诟病,是垄断了外国电影进口的中影和华夏两大国企:中影和华夏在进口和发行上的垄断让国外版权方不敢插手电影翻译机构的选择;进口电影翻译由上译、中影译制等四家国企垄断,个人译制也是“死一条”;电影进口配额制度导致进口电影数量有限,甚至连四个电影翻译国企也难以养活:后果是翻译基本靠临时工,小语种电影翻译需靠英文剧本“二次加工”。 [阅读全文]

      近几年进口的字幕和配音的翻译让不少中国电影观众蹙眉。以近日上映的《复仇者联盟2》为例,电影中的“even if you get killed, just walk it off”大意是“即使你要死了,也得死得像个爷们一样”,却被翻译为“有人要杀你,赶紧跑”。这种翻译已经不是词不达意了,而是对原文完全错误的理解,自然会对观众理解影片造成困惑。2014年公映的《银河护卫队》也没好到哪去:把“outfit”(外套)翻译成“捡来的”,把“every two weeks(每两周一次)”翻成“每次两周”。和这种低级的错误相比,把《环太平洋》中的“Elbow Rocket”(手肘火箭)翻译成“天马流星拳”都算不上奇怪了。

      中国的行政性条令《电影管理条例》第三十条:“电影进口业务由国务院电影电视行政部门指定电影进口经营单位经营;未经指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经营电影进口业务。 ”具体来说,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影)一直垄断所有外国电影的进口业务,并和另一家国有企业华夏电影(以下简称华夏)发行有限公司(实质仍由中影控股)一起垄断进口电影的发行业务,形成“一家进口,两家发行”的局面。

      虽然按照中美两国于2012年达成的协议,中国承诺放开电影进口和发行的垄断,但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提交的《2015年外国贸易壁垒国家贸易评估报告》(2015 National Trade Estimate Report on Foreign Trade Barriers),这一承诺并未得到有效执行,“一家进口,两家发行”状况并未有任何实质变化。根据世界电影市场的通行规则,进口影片通常由电影在进口国的发行机构进行翻译。作为垄断中国进口电影发行市场的两大机构,中影和华夏自然能够挑选翻译机构。

      在电影进口发行的垄断机构面前,电影的制作发行方在电影翻译机构的选择上往往没有发言权。根据《看天下》的报道,作为分账《马达加斯加3》的出品方派拉蒙曾对表示“不方便提出选择翻译的要求”;发行过《初恋红豆冰》的滕军先生则透露,只有在“跟中影进出口公司关系好”的条件下,发行方“有时才可以提点意见”。

      除了垄断国外电影的进口和发行业务以外,中影集团核心业务还包括电影制片、院线运营和影视服务。2013年,中影控股的院线票房占中国总票房的25%,让分账片电影制作发行方对翻译机构的选择更加不敢置喙。对于进口批片,中国发行方相当于买断了了影片在中国的收益,国外制片方就没有动力关心引进片在中国的票房和口碑,更不用说翻译质量了。这次,漫威找谷大白话翻译并交给中影的字幕没有出现在正式公映的版本中,也就丝毫不奇怪了。

      《中国文化报》于2013年透露:“据国家电影局的相关,国内目前具有电影译制资质的单位共有4个”:上影集团上海电影译制厂、长传电影集团译制片公司、中影集团译制中心和八一电影制片厂。也就是说,“电影译制资质”这一行政门槛决定了所有进入中国影院供应的外国电影字幕翻译工作只能由这四家国有机构垄断,否则其在发行等行政审批中都难以获得批准。这也是为什么质疑的电影字幕翻依然不停地在翻译一部又一部进口电影。在接受时光网采访时,连八一厂电影译制负责人喜先生自己都表示:“挺可悲的,这还是计划经济的方式,谁都有饭吃,谁都别饿死。”

      据《看天下》报道,因《黑衣人3》和《银河护卫队》的字幕翻译在观众中引起巨大争议的贾秀琰女士曾透露八一厂偶尔会因为忙不过来临时招募兼职翻译,而选择兼职翻译的条件不是的外语水平,而是必须来源于“自己人”的推荐,“因为通常会在上映前一个月看到影片,用自己人可以防止盗版”。贾秀琰女士就曾推荐八一厂一个秘书翻译了《赛车总动员》、《快乐的大脚2》等影片。这种垄断造成的小圈子让广受欢迎的民间字幕组几乎不可能进入体制内的电影翻译体系。

      目前,中国对电影市场实行配额制度,每年仅引进20部和国外版权方分享票房的“分账片”,30部一次性买断中国版权的“批片”和15部3D和IMAX格式的“特种片”。每年60-70部的进口电影配额,按照喜先生透露的每部电影5万的市场价格,每年整个电影翻译市场的总价值也不到400万元,甚至很难养活硕果仅存的四家电影翻译机构。根据时光网报道,八一厂和中影译制中心都没有全职的译制片导演和演员,大部分使用临时工;官媒《中国文化报》则透露仍然拥有全职电影翻译的上影译制厂也陷入困境。贾秀琰女士也并不是全职的电影。她也对称:“从事这个行当完全出于热情,单纯依靠它赚钱,我甚至养活不了自己。”

      电影翻译垄断和进口电影配额带来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尽管非英语片不如好莱坞那么引人注目,但四家的电影译制机构很难维持精通小语种的人才。这意味着电影翻必须借助英文台词进行“二次翻译”。如果说翻译一次已经让电影在传词达意上有所损失,“二次翻译”更是将这种损失进一步加深。据时光网报道,贾秀琰女士在翻译西班牙电影《茱莉亚的眼睛》是,就不得不依靠英文译本进行翻译。

  • 关键词:进口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