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思考》一文。这篇载于《红旗文稿》第15、16、17期的文章,读来令人赞不绝口,爱不释手,收益良多。云杉同志文章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的高度,深刻论述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创新性地阐明了我们党关于文化发展的理论线方针政策,体现了作者对文化问题深刻扎实的理论思考,是探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规律的重要理论,堪称宏篇力作。
云杉文章的魅力可以用四句话概括:宏大而凝练的体系,丰富而简明的概念,现实而超前的思想,优雅而务实的文风。
恢弘的气势从哪里来?一是源于立意高远。云杉同志文章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角度思考当代中国的文化问题。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这一历史趋势,立足于当代中国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新的目标迈进的历史时刻,立足于当代社会文化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而深刻的历史现实。从如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个时代的必然要求,思考中国的文化问题。这就使文章有一种恢弘的气势。二是视野开阔。文章以文化为支点,放眼中外,纵论古今。既有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精辟论述,又有对人类进步论述的旁征博引;既有对文化问题的理论思考,又有文化实践经验的概括。既是一部回顾历史、立足现实的中国文化沉思录,也是一部面向未来的中国文化发展录。从而形成了一种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
宏大的体系又是如何形成的?笔者认为,一是理论体系完整。文章以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主线,全面论述了文化与的关系、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自身发展规律、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目标等,构建了完整的文化理论体系的四梁八柱。二是解答了若干重大问题。文章系统回答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文化的特点、执政党的历史责任、发展文化的基本要素、文化繁荣和发展的径等若干重大问题,全面展示了以来我们党对文化问题的新的思想。三是阐述了一些重要思想。以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为例,云杉同志在文章中突破了以往仅仅把文化作为手段的局限,对文化的地位作用进行了全面而又系统的阐述,提出:现在看来,文化作为历史文明的积淀,作为社会发展方向的引领,解决的是“人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对人类发展来说,文化可能是更深层次、更高境界的追求。类似这样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论述,在文章中比比皆是。文章思想容量极为丰富,是近年来文化理论体系最完整的鸿篇巨制。
云杉同志文章结构宏大却不庞杂,思想内涵丰富又十分凝练。文章从问题入手,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文化、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以什么样的思发展文化这三个部分统领全篇,清晰地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体系框架。每个部分由三到五个核心论点作为支撑,每一个核心论点往往又包括几个分论点。逻辑十分严密,层次极为分明。
云杉同志文章最成功之处,是将其全部思想熔铸成三个核心概念——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这三个核心概念对确立文化发展目标、谋划文化发展战略、提出文化发展举措,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三个核心概念是云杉同志对文化问题全部思考的浓缩,是对文化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准确,是对以来我国文化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准确反映了繁荣和发展中国文化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这三个核心概念也是读者读了云杉同志文章以后,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列宁曾说过,概念是人们用于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纽结。这句名言形象而又精辟地了概念的价值和意义。从认识论的角度,科学认识的主要就是形成和发展概念。概念反映了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逻辑思维的最基本单元和形式。人类对真理的认识,是在一系列概念的形成中,在概念的不断更替和运动中,在一个概念向另一个概念的中实现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概念的提出,堪称是对列宁这句名言的最好的注脚,是连接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之网的纽结,也是我们认识和掌握文化现象之网的纽结。
从中国传统文论的角度来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犹如文眼。文眼是指一篇文章的点睛之笔、一篇文章的灵魂。没有这个点睛之笔,文章虽然有闪光的思想,有很好的意象,也犹如散落的珠子。有了点睛之笔,文章或诗歌才能气韵生动、浑然一体。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这三个概念在文章中的价值和作用犹如文眼的功效。此外,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这三个概念内涵极为丰富,是我们对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文化的特点和规律、文化建设的径的新概括。“三自”概念的提出,深化了我们对文化本质的认识,也极大地提升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识。
“三自”概念难能可贵的是,其内涵既丰富又很简明,好懂好记,朗朗上口。“三自”放在一起,排比整齐,组合巧妙,有过目难忘之秒。
一是云杉同志文章中问题的提出具有现实针对性。云杉同志文章从新的战略高度重新审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探索中国文化发展之,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高扬自己的文化理想,高举自己的文化旗帜,树立自己的文化形象。文化在全面、系统、辩证地论证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基础上,还注重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分析研究问题,一方面现实,针砭时弊,严厉社会上出现的贬损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和扭曲人们的、、美丑标准的庸俗、低俗、媚俗的现象;另一方面则针对敌对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和渗透的现实,明确地阐述了如何我国文化安全的重大问题。
二是云杉同志文章中列举的对文化的不正确认识也很有现实针对性。如,文章尖锐指出,现在还存在着一些对文化认识的误区,如,有的对文化看得很“轻”,习惯于将经济当主角、把文化当点缀,习惯于就经济抓经济、就文化说文化;有的把文化看得很“浅”,把它简单地等同于打打闹闹、说说笑笑、写写画画,不能深刻理解其内涵与外延;有的把文化看得很“虚”,认为既不能产生P,也不能产生财政收入,没必要花钱买吆喝。又如,云杉同志文章指出,现在有的、文学作品讲责任太累、讲崇高太虚,和扭曲人们的标准、美丑标准的现象,也很有针对性。
三是云杉同志文章中提出的解决问题之道有现实针对性。云杉同志文章提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最终目的还是要做到文化自强。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走科学发展的道,就要保障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文化工作者的创造热情,就要激活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就要善于运用科技的力量等。这些解决问题之道,都抓住了问题的症结,很有现实针对性。
文章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例如,云杉同志文章认为,过去,我们对文化作用的认识,往往局限于把文化作为一种手段、作为一种支撑来强调。现在看来,文化作为历史文明的积淀,作为社会发展方向的引领,解决的是人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对人类发展来说,文化可能是更深层次、更高境界的追求。又如,云杉同志文章提出,当前,我们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加速期,一些人的思想困惑、焦虑有所增多,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抚慰的任务更加繁重。必须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同时,更好地用文化温润心灵、舒缓压力、涵养人生。再如,云杉同志文章提出,过去我们常讲,解决发展一靠,二靠科技,现在看来还要加一条,就是也要靠文化。经济文化已成为不可的新趋势,文化与经济相融合产生的竞争力成为一个国家最根本、最持久、最难替代的竞争优势。
云杉同志文章立足当前,放眼未来。既具现实性,又有前瞻性。文章强调把握文化发展的历史趋势,明确提出要重视两个大趋势:第一,世界呈现出文化多样化(或多元化)的趋势。这一判断可以和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一起作为我们对当今世界发展大趋势的基本判断;第二,文化发展的网络化、信息化潮流和趋势,文章提出网络已不只是一个虚拟空间,它已经成为现实社会及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大众化、化、现实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特别是提出网络孕育了具有信息时代特征的文化形态。这些观点都极具前瞻性。
云杉同志文章堪称美文。语言流畅、文字精雕细琢是其一大特点。比如,在谈到文化的作用时,云杉同志文章以一组排比句来表达:我们讲改善民生,文化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讲公平,文化应该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体现;我们讲幸福指数,文化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尺度;我们讲生活质量,文化应该是一个显著的标志。这段表述不仅有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还具有一种文字整齐、语调抑扬顿挫的美感。类似的语句,在云杉同志文章中俯拾皆是。
云杉同志文章没有官话套话,没有大话虚话,处处务实,实事求是。比如,在谈到文化发展时,文章强调,文化建设需要长期积累。如果制度变革需要6个月,经济体制变革需要6年,那么文化的改变至少需要60年,甚至更长时间。推进文化建设决不能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更不能用疾风骤雨、搞运动的方式来进行。这种务实的文风贯穿云杉同志文章的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