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也奇怪,“双周一成”的时代再辉煌,成了“百亿先生”的,还是人吴京、青岛人黄渤和人沈腾。
港台电影早已融入华语影坛,但来自港台,或由港台创作者主控的电影公司,依旧是中国电影市场的中坚力量。
曾经独霸一方,今日退居一隅,无人在意的初入局者,反成了执牛耳的魁首,这在影坛一方面是自然规律,但也是十几年来前所未有的变局使然。
不论你是不是因为李安、汤唯、百丽宫和百老汇,才知道了安乐和江志强,但一定因为安乐知道了更多。
当年凭借《卧虎藏龙》《英雄》开风气之先的,已不是安乐唯一的招牌。在小妞电影、老牌导演作品之外,对文艺片的扶植,已经成了安乐最新的名片。
“给新导演一个更好的机会”,似乎成了安乐近年来的重要线。这一点,横跨了文艺片与类型片两大体系。
梁乐民、陆剑青搞美术、做第一副导演做得好,就给他们机会拍大项目《寒战》《赤道》;袁锦麟编剧多年,拍出《风暴》成色也不错,就让他做《捉妖记》编剧。
培植新导演,保持“老人”生命力,短期效果似乎并非格外亮眼,也像是港片不景气大导致的无奈选择。
与华谊及其旗下创作者的良好合作关系,对内地影片投资常年保持深入,终于在去年迎来了突出的回报。
如果说,作为《红海行动》第四出品方,也就算搭了个黄金万两的便车,《无双》的跟投,适逢类型片成绩突出的档期,那《无名之辈》的出品,就出乎许多人意料了。
除了《志明与春娇》的口碑,让它成为系列背后推手外,《澳门风云》《追捕》背后是老电影IP,《冲上云霄》《使徒行者》是TVB热剧的电影化,《侠盗联盟》《·富春山居图》则毫无疑问是演员主导的类型片制作。
反而是《使徒行者》《澳门风云》之类IP改编,或瞄准档期类型片空档,或利用发酵二十年以上的IP情怀,表现还算不错。
2017年中日合拍,吴宇森执导的《追捕》烂到出汁,又让人不忍心骂,1.06亿的票刘硕打关昕房达不到预期,也是求仁得仁。
后果是到了2018年,IP线一失效,成绩惨淡已极,除了《武林怪兽》,再无一部稍有声量的影片。
今年即将上映的合拍犯罪片《沉默的证人》看似稳扎稳打,可一看导演,好莱坞著名外来务工人员雷尼·哈林……成败与否,也不好说。
1982年,“长城”、“凤凰”、“新联”、“中原影业公司”四家或老或新的影业公司,无力与邵氏、嘉禾等大公司抗衡,上又都左倾,于是联合成立银都,为制片公司唯一的“国企”。
其一是邱礼涛执导,吴镇宇、张智霖主演的警匪片《泄密者》,去年6月上映,仅收获7082.1万票房。
其二则是演员、“温拿乐队”鼓手陈友执导的《兄弟班》,讲述上世纪60年代温拿乐队的故事,内地票房极惨,仅190余万。
前者有《杀破狼》系列、《盲探》《刺客聂隐娘》《反贪风暴》,后者有《桃姐》《一代师3D》《可爱的你》《毒。诫》等。
也许,这是银都作为港片最大“国企”所承担的两头重担:一方面是商业运作,主攻华语热门类型;另一方面,也有普及历史文化,港人价值观的思想性。
无论来自安乐系的《寒战》《赤道》《风暴》,还是博纳系的《扫毒》,华谊出品的《控制》,以及自家制作的《惊天破》,无一不走此线。
2019年,银都、英皇、合瑞联合出品的《廉政风云》跻身春节档,票房过亿,后有《扫毒2》《风林火山》待映,大格局警匪片的回归,也许能银都去年的颓势。
因为自2016年,银河映像20周年以来,银河全面换帅,公司老板成了海润老总铭,创作上的“龙头棍”,则被杜琪峰传给了爱徒游乃海。
自2014年《毒战》起,银河正式跟海润开始全方位合作,影片的实际出品方已经是海润了,北上大看上去坦荡。
自从去年天马影视改组为传递娱乐,将重心偏向网剧、综艺之后,“天马”这个牌子,就成了黄百鸣自己的一支电影人马。
由于过去多年,对自己喜剧品牌的过度消费,人们已经把开创新艺城神线年代港产喜剧黄金年代的黄百鸣,跟那个《花田喜事2010》《八星抱喜》的烂片之王黄百鸣,分成了两个人。
自从2015年《神探驾到》口碑砸锅,黄百鸣的内地喜剧之,已然堵死。手里的商业片IP,只剩了《叶问》系列和《反贪风暴》系列。
但叶问一生有限,观众厌饫有期,甄子丹票房号召力减弱,《叶问3》负面新闻缠身,令系列元气大伤,《张天志》票房不济,《叶问4》虽已杀青却上映无期,系列能否平稳继续,还是未知数。
而《反贪风暴》系列,作为小预算港产犯罪片,品牌效应与影响力一直有限,几部的票房表现,一直遇强则弱,遇弱则强。
有人拔寨北渡,也有人轻装上。在“大华语时代”渐成定局的十几年里,不少港台影坛名人北上之后,以少数“亲兵”为核心,在内地重拉队伍再开张,无论人员构成、市场指向,都以内地为主。
而他们当中的几位佼佼者,也因此赶上了华语电影工业起步的过程,自身品牌的再造,与影坛成长的步伐,达成了历史的巧合。
90年代在独树一帜的UFO电影公司,由曾志伟创立,集结了陈可辛、李志毅、张之亮、陈德森等一批优秀导演,以文艺喜剧为主要创作类型,拍出过群星璀璨的《金枝玉叶》《甜蜜蜜》,也有嬉笑怒骂的《医生》《救世神棍》。
后来,UFO星落云散,陈可辛与发小陈德森又另组了Applause Picture,推出《金鸡》也培养了金像常客赵良骏,《三更》系列索性多导演连拍,彭顺、彭发的港产恐怖片生涯,也从该公司出品的《见鬼》开始。
从《武侠》起,陈可辛以港产传统武侠题材开始,后续的《中国合伙人》《亲爱的》几乎让人惊叹:这是导演拍的?
陈可辛的个人创作风格,迅速地融到了内地电影的语境中,其速度与深度,至今仍是北上导演的翘楚。
老部下林爱华的《整容日记》,“世侄”曾国祥的《七月与安生》《少年的你》,御用剪辑师许宏宇的《喜欢你》,“三姑”吴君如的导演作《妖铃铃》……
但无论能成为“我们”的人,与陈可辛有着什么样的渊源,口碑佳作频出,仍然证明,“我们”是靠质量说线.工夫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