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港台电影
  • 无名战士》:冬天能把战斗民族都打趴下的就只有他们了
  •   谭维维整容

      提起苏芬战争(苏联和之间的2场战争:冬季战争和继续战争),其实大多数人是不知道的。可能是因为过去苏联一直都是我们的盟友,所以对于盟友损面子的例子,不选择揭短是一个基本问题.......而在另外一方面,的确在1941年和联手进攻了苏联(虽然也是为了收复之前被苏联侵略而夺走的土地),但也因此被盟军视为,因此成为盟军的打击对象,所以和苏联之间的战争也变成了与苏联战争中的一个部分,自然不会成为历史书上特别关爱的部分......

      1944年6月,苏军在斯大林格勒胜利后,全面开始,当天就攻破了的防线月份就收回了之前被夺回的全部土地。军队无法抵挡苏联的进攻,而恰巧苏联也需要集中全部力量面对的波兰战场,于是在1944年9月,和苏联单独媾和,不但交还了1940年边界以外的领土,还割让了波特萨莫区域,并把怕尔卡拉半岛租借给苏联50年,以换取苏联的停火.......

      而在苏芬停火后,要求在的德军离开,并且在拉普兰和自己之前的盟友德军还打了一场.......(这也确实比翻书还快.......)

      - 1939年的冬季战争,苏联动员了54万人的军队,付出近20万人的代价(索科洛夫《影响世界的100场战役》),才勉强击败了全国动员起来,一共才12万军队的。苏联在这场战争中,几个精锐师(比如44师和163师)几乎被全歼,表现极差,连后来著名的朱可夫元帅也因此丢了官(是他指挥的)。也正是因为这场冬季,才让对击败苏联开始充满了信心。

      - 而1944年的继续战争,苏联虽然再次碾压了的军队,但是一样付出了58万人伤亡的惨重代价(和一共伤亡了21万人).......

      小小的,似乎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能够在的冬天还能击败战斗民族的国家,第一次冬季战争,据说伤亡比达到了1比10。仅此一项,就值得他们够一直傲娇了.......所以,每过几年,就要把这部1954年出品的小说《无名战士》重拍一次,这一次已经是第三次上银幕了......

      豆瓣7.7分的评价,有点overrating, 的确着实给足了这部电影面子......也许在骨子里,大家对能干翻子的民族,还是很有的.......

      故事讲述了的一个机枪排在整个“继续战争”中的历程,从最初跟一起发起收复过去失地的战斗,到最后又被苏军打回起点。 这是一个多主角(或者说没有主角)的电影,有点类似《兄弟连》的感觉。因为没有主角,所以整体会显得有些散乱,大概唯一能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老兵洛卡(Rokka) 了。

      的确,整部电影里面最抢镜的人应该就数他了。放荡不羁,但经验丰富,不听但责任感相当强。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是却深知“没有大的国家安定是不可能有小的家庭幸福的”,所以不管女儿多期望他留下,老婆多留恋他,他依然自愿上了战场。

      “你想成为英雄,可我不是,我不在乎这名头。只有需要时我才前进,否则我就趴着。我们来这里是为了(敌人),可不是被杀。”

      有人说,都是的工具,有时候你很难反驳这样的观点。 战争当然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但是国家却是被少数人在管理和引导着,必然这些管理者的意志会引导着国家的和整体的价值观导向。当你身处在这个时代和时,如果你不于国家和的意志,其实你是没有空间的,只会被当作是异类,无法继续融入你的社区和周围的群体,除非你逃离,否则最终大概率的结局就是被淘汰。 毕竟个体的力量太小不足以对抗一整个社群,甚至国家意志。

      所以生在战争年代的人,除了那些真的enjoy战争,并且以此为生的人,大部分可以说是生不逢时。 战乱之中,没有世外桃源,也不可能身处世外,所以爱情、亲情、友情都只能为时代让,没有第2条可以走.......

      无论是老兵Rokka, 还是新婚的少尉,他们只能为了自己的国家去拼杀,尽量不让敌人进入自己的国家,接近自己的家园和亲人。所以,在电影中,你只能看到人性的一面,无论是Rokka满脸是血的狙击了一整队苏联分队,剥了脚上的鞋子自己穿,还是波兰军队把受伤了投降的苏军俘虏从背后枪杀,这些似乎看起来都是司空见惯的场景。

      所以人性有时候谈不上,有的只是不得不跟随时代和的本能,你眼里的兄弟,在对方眼里就是死敌。 正如Rokka说的,到这个时候,再去分辨,已经没有意义,因为每一个人都只能为了的而挣扎。

      很多人因为这部电影拍摄的真实而给了《无名战士》高分。其实要论战争场面的,恐怕还是《大兵》来的更加真实一些......

      算是欧洲第7大国,国土面积大概是33万平方公里(2战时因为割让苏联的土地应该还更小一些),估计跟中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概面积差不多。但是却有75%的森林覆盖率,18万个岛屿和湖泊,所以可以想象,是一个丛林、山丘和湖泊密布的国家,非常不利于大兵团的机械化作战。

      自以来,因为地理的关系,离苏联的第2大城市列宁格勒比较近(南部的卡雷利阿地峡边界紧挨着),一直被苏联视为一种潜在的。

      1939年8月23日,苏德签订互不条约中,有一条秘密条款,就是在东欧国家中由2国划分范围,而就被划归苏联。9月,占领波兰之后,苏联就开始着手处理东部战线,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要让割让土地,削弱这个潜在。

      当然知道这个邻居的醉翁之意,一口回绝了苏联的要求。于是,1939年11月26日,苏联制造了“曼尼拉炮击事件”,声称炮击了苏联曼尼拉村,并造成苏联的人员伤亡,并要求道歉......(似乎跟918事件也差不多,侵略要找理由总是很容易)......后,11月30日,就投入了23个师45万军队入侵......(看着动员速度就知道已久)

      本来苏联(赫鲁晓夫)觉得“我们把嗓门稍微提高一点,人就会听话。再不的话,我们放一枪,他们就会乖乖投降了。”

      1939年的冬季战争开始时,全国动员起来,才只有陆军12.7万,全军只有反坦克炮100门,枪弹也只够2个月,炮弹仅够3个星期......

      但是从1939年11月30日开始,虽然苏联红军从苏芬边界全线个地区发起进攻,但是除了北线外,其他地区都遭到惨败.......人虽然武器装备落后,但是却熟悉地形,尤其熟悉冬季作战,白天以近战火力杀伤敌人有生力量,用各种反坦克武器靠近了摧毁苏联红军的坦克。(电影中多次展现了这一场面,虽然电影中发生的不是冬季战争,但是一样基本都靠人肉用反坦克手雷,甚至反坦克地雷塞到坦克下面来坦克进攻......); 更令苏联人头疼的事,人特别使用滑雪小分队,穿上白色滑雪服,专门在晚上突击在雪地里烤火露宿的红军,令苏联人疲惫不堪无计可施,伤亡及其惨重......苏联人曾特别称人为“这群穿着白衣的”........

      连利用冬天击退了拿破仑和2大侵略者的战斗民族居然都害怕,无计可施,可想人是怎样的存在......

      如果你觉得人是游击军难成大器,可就错了,在冬季战争中,苏军著名的朱可夫元帅指挥的索木斯萨耳米战役里面,整整2个苏联精锐师,3万多人被全歼,1个师长战死,1个师长逃出去被活捉,最后被人。 简直打的苏联人.......

      但是毕竟是小国,到1940年3月5日,在苏联一波又一波攻势下,即便伤亡比据说达到了惊人的1:10(死1个人,要死10个苏联人),还是弹尽粮绝,兵力枯竭,最终在的斡旋下,3月7日和苏联签订了莫斯科和平协定,割让了卡累利阿地区,和第2大城市维堡,损失了10%的耕地,1/5的产值,还割让了雷巴奇半岛和湾的4个岛屿。

      实际上,苏联也已经被这场战争打得心力交瘁,整整伤亡了50万人(后面还追加了部队),2千多辆坦克,才换来了5.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所以也急着尽快实现和平。

      也正是因为这场冬季战争,严重削弱了苏联当时的战斗力,同时让也看到了苏联军队如此的不堪一击,大大增加了对战胜苏联的信心,才让仅仅在1年之后就开始展开巴巴罗萨计划,正式对苏联发动了战争。

      冬季战争对人来说,当然是,所以1940年战争结束之后,就开始大量重整军队,全年财政45%都投入了军费开支。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时,动员了50万人做了战争准备,大概是全国人口的16%左右。

      1941年7月10日,芬德联军攻破苏联的防线日推进到拉多加湖岸(电影中都表现了这几个重要的阶段),到8月份,就收回了所有冬季战争失去的领土。

      但是人的确很有原则,收复国土后,他们就停留在自己的国境内,仅仅保持防御,并没有参与德军对列宁格勒的行动,直到1944年。

      甚至在1943年苏联斯大林格勒战胜利之后,就开始寻求和苏联重新谈判和平协议。人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抢夺他人的土地,他们只想守着自己的家园......

      1944年6月9日,苏联在不停击退的同时,开始在苏芬界线上全面,虽然顽强抵抗,依然挡不住钢铁。到7月21日,苏联就又全部占领了冬季战争之后割让的领土。

      但是的战役依然打的异常,苏联面对的顽强抵抗,同样感到头疼,需要尽快结束这场战斗,可以全力对付。到9月19日,再次和苏联达成协议,除了之前割让的土地,又增加了波特萨莫区域......算是给苏芬战争画上了句号。

      即便如此,这么小的战场上,这么短的时候,苏联又伤亡了58万人员之多,虽然这一次,联军也一样伤亡惨重,伤亡了21万多人。 可见苏联在战争中,始终没有讨到大的便宜。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战后,可以始终保持着中立的地位,在2战之后的冷战期间,也成为东的桥梁,可以得到2边共同的认可和援助。美国和苏联的多次领导人会谈后来都多次在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