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的观众向来不待见自家的爱情片,这与传统有关,也与导演有关,君不见这些年的内地爱情片,要么死命地煽情,要么夸张地搞笑,看完电影我们甚至不觉得这与爱情有啥关系。“纯文艺恋爱”,这是《初恋红豆冰》里的歌,也恰好是真正爱情片的写照,我们难道不希望看上一场平静轻松却又扣弦的恋爱吗?其实,每个人骨子里都有对那种诗画般恋爱的追求,这次,这些华语片(内地之外)做到了。
如同《80’后》的新导演芳用电影叙说她的青春往事一样,马来西亚歌手阿牛自掏腰包拍摄的电影《初恋红豆冰》也把目光投向了自己最为熟悉的马来西亚小镇和难忘的初恋时光。这里的初恋,当然不仅仅是对一个爱慕的女孩,还有对成长的街道窄巷的触摸,彼时玩闹的伙伴们的纪念,和对那段青涩岁月的怀想,以此为旨,电影能准确传达出淡淡的又融化到心里的那种“红豆冰”情怀,就已算完成任务。
故事从初恋的小女孩的成长开始发生,但很快地便把观众带入马来西亚那种热辣辣的气氛里,夏天的红豆冰,打架鱼、弹珠、汛期时候的河边木板,无一不是马来西亚的味道,就连李心洁(在线看影视作品)的木拖鞋,阿牛的短裤,曹格的花衬衫,统统是有趣而怀旧的符号。可贵的是,即便看得出阿牛对过往成长岁月的留恋,但他仍然是克制的,没有使劲地带着大家看马来西亚的蓝天森林碧浪,而是恰如其分地用这些旧事物烘托出小镇上的青年的“围城”心态。
最值得一提的是,咖啡馆,这个电影里大半故事发生的场景,也被拍得一点不沉闷,开头的曹格父亲一边拿着盛咖啡的盘子就两个鸡蛋,一边李心洁妈妈的样子,就已经给观众勾勒了一幅轻松喜剧的图案。后来也有买彩票的三姑六婆围坐一起讲,寂寞的老头与光良谈人生,这些生活化的镜头与戏剧情节巧妙地结合,自然而然地让南洋小镇的风貌鲜活起来。
阿牛的音乐人背景令他能在电影中表现出很多音乐性很强的画面,比方开头阿牛跟着李心洁的脚步,穿梭在小镇长廊中,木拖鞋一步步一声声脆脆的节奏配上画面,角度新鲜且有趣。音乐更帮了他解决了电影里的不少问题,比如有些过于冗长的镜头突然闪进熟悉而轻松的音乐,节奏上的偏差便没那么引人注目。主题歌《纯文艺的恋爱》也相当点题,几次出现配合画面效果都颇为清新,很对文艺青年怀旧的味口。
稍显遗憾的大概是光良那段夸张版《情人》的演绎,从局部来看,很精彩很搞笑,但从整个电影情节来说,却显得有点突兀。
写歌词的人通常对身边事物都要许多,也因此,在阿牛编剧的《初恋红豆冰》里,也借由一些旁白表达出了初恋时期那种微妙的心理情绪,尤其是最后结束的时候一段点题的念白,“初恋就像吃进口里的红豆冰,冰凉清甜,甚至把嘴里冻得有点疼了,但是来不及再继续感受,它却已融化了??”相当,要不是因为他写得委实动人,这么一长串台词搁在最后实在很容易擦枪走火,被嫌弃。
阿牛:有些情节可能有点像,比如最后一幕是李心洁要走,我去送她,现实中我跟我的初恋女友只是谈了一个月,我就要去读书,她来车站送我,也没有像电影里那样会被车撞(笑)。
阿牛:我在做歌手前其实就想拍电影,影响我很大的是看了张艺谋的《活着》之后,热血沸腾的感觉。但我一直不知道自己想要拍什么,只是隐约觉得应该拍一个关于我自己的家的故事。我是很想回到青涩岁月的时代一次,我记得我高考完就哭了,那时突然意识到我的青春岁月结束了。我在青春岁月里忽略的东西现在都没有了,这种遗憾一直都有,所以这部电影其实就是拍自己的眷恋。
阿牛:拍这部电影其实是个心痛的过程。我们在找景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老家已经变了,找了很久才在一个发展线没有碾过它的小镇开拍,但拍的时候也是很多地方一边拍一边在消失,电影里我跟心洁走过的走廊也是拍完就拆了。
阿牛:童年的部分吧,因为是第一次拍电影,我的剧本比现在要长,拍到第二第三天时发现这么拍不行,会拍成连续剧。(笑)
阿牛:太大好处了。电影里那首老歌《纯文艺恋爱》我有了这个故事。另外,在拍的过程里,我会控制不了一些东西,比如有些演员太会演,就会把镜头拍长,这时候我就很庆幸我做过音乐,就可以用音乐来救,音乐好像是我的靠山,有问题就找音乐救命。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