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电影人物
  • 高跷演绎乡土情
  •   方逸华有孩子吗

      “喇叭一响,浑身发痒;锣鼓一敲,乐得蹦高。”这句民谣形象地反映了人们对高跷艺术的喜爱。每逢春节、元宵、庙会等重大节日,亳州市谯城区双沟镇的街道上就会热闹起来。那时,锣鼓喧天,彩条飞舞,来自双沟镇高跷会的们脚踩高跷,身着彩服,在“扭、浪、逗、相”等诙谐动作中,为观众献上一场颇具乡土气息的视觉盛宴。

      今年82岁的蔡是当地高跷第二代传人。别看他年纪一大把,但踩起高跷来,身段不亚于年轻人,由他带出来的徒弟数不胜数。日前,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坐在自口,拿着高跷腿,像看待宝贝一样,慢慢地修复破损的部位。蔡老从17岁开始踩高跷,60多年来,高跷已经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每场演出,他很少缺席。

      “打小看着大人们演出,觉得很好玩,也非常好奇。回到家里把板凳腿锯掉绑在腿上,没想一下就试走成功了。 ”蔡说,以后他便每天在口,琢磨演出中表演者的每一个动作,渐渐上,越练越好。

      “表演形式丰富多彩,人数少则两三人,多则人。表演者的妆饰大多模仿舞台戏剧人物,有的按戏剧套扮演,如‘唐僧取经’‘白蛇传’等,表演者边走边做各种各样惊险、滑稽的动作,吸引百姓驻足观看。 ”说起高跷技艺的表演效果,蔡话如泉涌。

      据了解,当地高跷艺术兴于明末清初,是一种民间集体舞蹈活动形式,又名“踩高跷”,以奔放、刚劲舒展、诙谐有趣而闻名。表演者用两根长约60厘米的做腿,在中间部位装一脚踏板,两脚分别踩在踏板上,脚至膝下用绑带扎牢,随着锣鼓的打击声和曲艺的演唱,进行各式各样的动作表演。

      高跷表演的题材源于生活,多为群众喜爱的戏曲和故事。以手绢、彩扇、烟袋、马鞭等为道具,脸谱化妆比较夸张,装束多以大红大绿为主调,主要展示乡土风情。音乐则以唢呐和锣鼓乐为主,表演风格或欢腾奔放,或优美抒情,或风趣诙谐,可谓雅俗共赏。而这些特点,则充分体现在表演者娴熟的技法中。

      近日,“双沟高跷”被亳州市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当地很重视民间文化的传承和,每年拨付一定资金。“然而,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以及新的文化表演形式和娱乐形式的增多,高跷的学习者越来越少,年轻人不愿深入学习,老的表演者因身体原因逐渐退出表演队伍。 ”说起这些,高跷传人蔡的心中有些酸楚。 今年5月,蔡的徒弟在表演高跷。 师心魁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