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奔跑吧兄弟》海报综艺电影改变的并非电影的属性,而是电影院的属性。
电影还是电影,但是电影院有放各种花样的,供货商也有给电影院提供其他产品的——只要他们不挂着羊头卖狗肉,没骗大家那是深耕细作的大电影就行。观众们只要没上当,买票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来就是看综艺的,谁也拦不着他。
综艺电影虽然改变了电影院的属性,但是往下说,改变了多少呢,也没多少,改变了一点点,百分之一二而已。未来会严重增量甚至变成潮流吗?用不着杞人忧天,显然不会。没有任何数据支持。
如果我们对电影院界杯时期直播足球赛没有,我们何必对电影院播放综艺节目?如果有一天,不幸电影院发明了对着大屏幕玩游戏的业务怎么办?不幸电影院开始大规模组织视频相亲了怎么办?不幸电影院被虚拟现实替代了怎么办?我们电影的捍卫者们难道集体哭晕在厕所里?
我完全不是综艺电影的观众,我甚至不支持艺术家出演综艺电影,但是那出于纯个人化纯艺术化的选择,对于这样的市场行为,就像目前全世界只有中国可以用手机买出租车的单一样,我反对任何由此生发出来的大惊小怪和。这个年轻庞大勇猛鲁莽的市场会做很多事情,有的对有的错,时间总会帮我们判断。每溅出一滴浪花就马上围过去分析未来大势,这不是真正科学严谨的态度。
如果你认定综艺电影压根不是电影,那么他怎么会电影?历史无数次证明,任何艺术形式的表面上看都有外力,其实鉴定结果,都属于。而且幸运的是,我丝毫没觉得中国电影有的倾向。因为刚需就在那里。市场多聪明多强大,它总会寻找到和制造出很好的工匠和手艺人的。
无论如何,买票观众的行为和言论都太,太,也太,最重要最重要的,是太不职业,太不厚道了。观众们不违反任何法律,不违反任何,自己花自己辛苦挣来的钱买电影票并且在买票的同时自动上税,去看自己想看的东西——谁,站在什么领域,什么角度,依靠什么样的艺术,他们的审美和娱乐倾向?这证明了要在这么一个国家,每个人的大脑里,尤其是从业者的大脑里深入地普及市场规律是多难的事情。
设想:一对标准的四十多的中国父母和他们十几岁左右的孩子,大人每天辛苦劳作加班加点,孩子每天拼命上课拼命补习,当这对父母拗不过孩子的愿望,终于向领导请下了加班假,在周末的时候走到电影院买了爆米花准备看一场电影——现在我们有请美学者们出列,拦住这一家三口的去向,他们不要看某些某些电影,而应该看某些某些电影才是更加正确的选择,会发生什么?
没有人的审美能力不配看电影。一个从不读书的人,因让自己开心的东西而喜悦,咧嘴一笑,也是美好之一种。成熟的市场,是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审美的电影。就像穿衣打扮的全民统一是的,审美能力的全民统一也是的。我们生活在人类世界里,享受的就是参差带来的趣味各异。
意识的毒素遍布在众头,只不过发作出来面目各异。有人以“效率”的名义,有人以“组织”的名义,有人以“”的名义,有人以“美学”的名义。
我国美学的者们在我看来是最势利最最爱慕名利最自相矛盾最不可理喻的一群人。他们最奇怪的,是竟然比商人们还看重票房。每一次貌似清高的他们都疾首,某些他们认定的好电影票房为什么干不过很多他们痛恨的烂电影——发现了吗,他们的痛点还是票房,好像好电影的唯一认定是拼爱看的人多似的。多可笑,连我这个致力于拍爱看的人多的电影的家伙都不这么认为。
好的电影有无数种。《少年时代》《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和《钢琴师》和《一次别离》怎么会火爆大票房?这些了不起的电影拍的时候导演恐怕从来没这么想过。没有大票房,艺术家们不生气,爱这些电影的观众也不生气,这些电影活在爱电影的里。凡是那些“某个电影不卖钱中国电影就是死一条”的奇谈怪论,都只能说明大家想拿票房的心有多急切,多。为什么别人的票房总是像火炭一样灼烧到他们?
如果我们认定世界多元,艺术多元,戏剧多元,电影多元,所有艺术工作者的工作,都不是要称霸江湖,那么每个人做的事情,不都是在寻找自己的知己吗?有的知己多一些,有的知己少一些。有的知己年长一点,有的知己年轻一点。有的知己深沉一点,有的知己活泼一点。知己多的别仗着人,知己少的也用不着愤世嫉俗挤兑人。
不要总觉得既然没裁判就不如自己当裁判。怎么会没裁判?时间就是。
放在一个比较长的历史里考量,我们拥有的现在必定是一个很短暂的过渡阶段,毛毛糙糙,马马虎虎,但是量上来了,从业人员也都比较勤奋,所以进步是看得见的,虽然表现得有些迟缓。迟早更有才能的人会出现,更好的片子会出现。那些现在就误以为自己无论是艺术能力还是票房能力都早已一坐在巅峰的人,如何处之?难道抵抗到余生结束?(东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