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电影圈
  • 香港电影为什么会衰落?一位老电影人终于说清楚了
  •   随着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十多年间,香港地区的电影人“北上”到内地发展已成为一种大势,去年的国产电影票房前十的电影中,有超过半数出自香港地区电影人之手。而与此同时,

      香港电影发展局秘书长、香港特别行政区创意香港助理总监冯永在接受每经影视记者专访时如此说道,“不是人才都跑到内地去了,香港地区的电影就没人才了,新人才一直都有,只是没机会。大导演到内地去拍戏,只会选一些各部门的领头带过去,那剩下的新人怎么办呢?他们没有参与电影长片的机会怎么办?所以我们香港电影发展局的‘电影发展基金’就是要给他们机会。”

      “也可以书面回复你的问题,但我觉得还是当面沟通比较好,以便更好的对我们的很多。”

      坐在“创意香港”的办公室里,香港电影发展局秘书长、香港特别行政区创意香港助理总监冯永对每经影视(微信号:meijingyingshi)记者说。

      每年香港电影发展局通过投资、补贴和举办新人“首部长片计划”评选比赛的方法,把香港特区的5.5亿港币电影发展基金用到拍香港本土低成本电影上,一旦本地的小成本电影项目启动,就可以让更多致力于从事电影事业的新人有实践机会。

      曾任新艺城电影公司总经理、寰亚七个创始人之一的冯永,沉浮在电影一线数十年后,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帮助香港电影新人上。日前,他接受了每经影视(微信号:meijingyingshi)记者的专访。

      冯永:2003年SARS前后,香港电影已经跌落谷底,当时已经没有资金,也没有人愿意投拍电影了。那时候,一批电影人就自己组成委员会,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商讨,如何解决香港电影业的困境。后来这个委员会,就衍生为现在的香港电影发展局。2007年起,我担当香港电影发展局的秘书处处长。

      香港电影发展局的旨是与电影人之间的沟通桥梁,帮助服务于电影人。主要工作是打理一笔电影发展基金,截至2015年,对电影发展基金总共注资5.5亿港币。

      除了运营这笔电影发展基金,还有比如要在香港拍外景的公司,可以由我们提供协调和帮助。也有管制的部分,像拍摄烟花特技、爆破的场景,涉及安全的问题,我们会有工作人员去查看拍摄技术人员的相关执照。

      冯永:说它跌落底谷之前,我先想说说它是什么时候“起飞”的。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香港电影来到“黄金年代”。现在你看到的带名字的那些香港电影人,大明星、大导演,无论台前幕后的,都是从那时候出来的。

      外部原因是香港地区经济起飞、而且那时候香港是整个东南亚最的地区,香港地区出品的电影东南亚地区的观众都喜欢。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周边开始改变,东南亚各地都开始对外并且发展自己的文化产业,外部竞争发生了变换。

      当然也不能完全怪,也要检讨一下自己。我记得1993年,香港一共有243部港产片上映,同时有300部左右欧美片上映。香港这个地方不大,人才库也不大,资本对电影突然的热情,让人工费瞬间飙升。

      我自己当时都从一年监制一部影片,变成一年监制三部影片。整个电影工业的制作成本,像火山一样飞上去,但是内容部分却越来越重复,越来越粗制滥造。一下子,资本也没有以前热情了,开始退出。所以香港电影业就从1993年开始一直往下掉,最惨的时候一年只有40多部港产片。

      冯永:2003年,中央与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分别签署了CEPA(《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这是内地与港澳经贸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里程碑。香港电影人与内地电影人的合拍片,可以享受内地华语片一样的票房分账待遇。

      突然之间,香港电影人像是发现了新。不仅是内地市场、经济的吸引,而且整个拍摄,那些名山大川从来没见过,想也不敢想的地方,突然容许他们到处拍,从创作的角度来讲,多开心。刺激了很多点子。

      内地的全年总票房也从2003年起逐年升高。香港电影业也开始不往下掉了,这个互动交流变成了很重要的元素。

      每经影视:有观点认为,香港电影人都跑到内地拍戏去了,香港本土的电影工业就萎缩了,对此您怎么看?

      冯永: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香港地区与内地电影业之间的关系,不是“谁吃了谁”的关系,而是香港电影人和内地电影人一同把这个蛋糕做大了。

      香港没人投资电影了,老板收手、戏院、卖不出票。香港地区没资金,内地有;香港地区没市场,内地有。而且香港地区的影片从来不是仅靠本地市场为生的,以前靠东南亚市场,现在靠内地市场。我们永远要靠外面的广阔市场,问题只是拍的东西口味、品质能否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准。

      中国那么大,可以有很多个电影中心,是华北地区的电影中心、上海是华东地区的电影中心,我希望香港能成为华南地区的电影中心。

      当然如果广东省来竞争这个华南的电影中心,也可以啊,但是否需要呢?我们现在都在讲“大湾区”的概念,就是广东的9座城市与香港、澳门共同形成的“9+2”城市群,一同联动发展。我们差不多十年前就在和广东省广电部门谈,如何打造华南的电影中心。

      中国光是看得懂粤语片的观众就不少于两亿人。所以粤语地区一定能成为特色。我们可以经营、运营这些特色的影片。

      冯永:人才人的问题,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香港地区现在每个年龄段都有新人才出来,关键是他们有没有锻炼的空间。你看香港本地现在每年只拍50、60部纯港产片,其他大部分的创作都在内地,大导演只能挑部门里最好的美术指导、摄影师到横店,就可以拍了。那香港年轻一批人拍什么呢?

      第一是融资计划,对一部低成本的香港电影,可以投资40%,相当于占股40%。我们跟你“同生共死”,你赚钱我们跟你一起赚,你亏钱我们跟你一起亏。

      第二个计划叫补贴,只要拍1300万港币以下的低成本电影,可以来申请,如果符合资格,最高可以拿到200万港币的补贴,这是白送的,不参与票房分成。就是鼓励大家多拍香港本土的低成本电影,这样可以带新人。因为培养电影人才一定要让他们参与到拍电影的实践中,不是坐在学校里听课就能学会的。

      第三是“首部剧情电影发展计划”的比赛,对于想从事电影事业的香港年轻人,可以写个剧本来比拼。如果他的项目赢得了这个比赛,我们送钱给他们整部电影的制作费,让他们有机会拍他们人生中第一部剧情长片。

      每经影视:听说由曾志伟、余文乐零片酬主演的香港新人电影《一念无明》,就是从这个“首部剧情电影发展计划”里获胜而筹到拍摄经费的?

      冯永:没错。《一念无明》的成本才200万港币,导演黄进就是赢得了我们“首部剧情电影的比赛”,当时这个“待专组”(电影专业毕业,但还未成为电影专业人员)的金才200万港币,现在加到了325万港币。

      黄进说:“这个电影一定要用明星,而且要演技派,不然拍不出来。”我们说就200万港币的成本,怎么请明星。他说他心目中的演员是张家辉和曾志伟。

      他用剧本打动了曾志伟,曾志伟同意零片酬来演。张家辉因为有另一个拍摄在身,时间抽不开,所以余文乐才出演的。曾志伟说:“你(黄进)去找余文乐,我来他。”所以余文乐也是零片酬出演。这部电影最终获得了2座金马杯8个金像提名。

      新人会很,但没关系,任何一个电影人都是苦过来的,没有苦过来他还不能成功呢。我们作为电影发展基金就是要给他们机会,但我们还是公堂,不能随便调钱出去,我们需要轮审,选出来以后理直气壮地把钱给他。

      就像是“首部剧情电影发展计划”,肯定有一批是沧海遗珠,第二和第一可能只差几分而已,但也有一个很好的故事。我们就从基金里拨款一部分,组织一些创投会,让他们有机会面对投资方演、推介自己的项目。

      那时候我们是否给他们基金也许不重要了,因为可能他们找到了更好的投资。有两个年轻人,就是通过香港影视娱乐博览展的创投会,找到了资金,拿到了1000多万拍他自己的电影。所以的资金起了一个引导的作用,更多电影公司也由此参与进来,因为他们也需要一些新人嘛。

      每经影视:成都市也致力于发展文创产业,所以您提到的香港想成为华南地区电影中心的这个概念,成都也可以借鉴。

      冯永:是的。中国人口那么多,地方那么大,文化也各有特色,电影文化也应该如此。比如将来长三角地区的电影中心一定以上海为主。环渤海地区的电影中心一定以为主。那么香港可以成为珠三角地区的电影中心。将来可能还会有中部的电影中心,西部地区的电影中心。比如成都,是不是可以有机会?也是可能的。

      我的是首先要搞清楚这个区域城市群的市场总共有多大。另外就是要看有没有独特的文化特色。最后城市之间要加强合作,产生1+1大于2的效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延伸相关词:

      陈小艺被曝姐弟恋,倒追小伙被当保姆,陆贞传奇演员表,人鱼情未了 电视剧,莫小棋三级,保拉的诱惑,李慧珍老公,luciano rivarola,如意剧情介绍电视猫,电视剧当狗爱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