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艺术的电影,往往因为主题或者是表现手法太过强烈直接,会刺激许多人思想观念相左的人,映演的命运也就备极艰辛。
英国剑桥影展(Cambridge Film Festival)主办单位十六日宣布取消曾获得2005年影展“蓝”最佳欧洲电影的《天堂(Paradise Now)》在伦敦映演,理由很简单,电影描述两位巴勒斯坦客的殉道故事,英国和伦敦警方都认为在大爆炸后的伦敦映演这部电影,势必会刺激,。
《天堂》由在巴勒斯坦出生,但是旅居荷兰已经二十多年的的导演汉尼.阿布─阿塞德(Hany Abu-Assad)执导,讲述了两个巴勒斯坦青年把绑在自己身上,要到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的故事。
不是有不共戴天的血仇,通常不会採取,阿布─阿塞德认为巴勒斯坦人会用绑,主要都是以色列高压统制的结果,但是只要不断,哀鸿遍野的以色列人就会更严厉地制裁报复,结果自然是冤冤相报,循环复始。阿布─阿塞德也反对,但是他拍摄《天堂》并不是想恐怖,因为他认为那也是极端下的自然反应。
《天堂》中两位男主角卡尔德和赛德(Khaled and Said)都背负着沈重的血海深仇,赛德是因为父亲死在以色列人枪下,为了替父报仇而执意以死;卡尔德则是:“如果我们不能平等地生活,那至少我们还能平等地死!”所以,不,毋宁死的念头一直在他心头翻滚。
这样的情节,影迷其实不算陌生,《英烈千秋》里的抗日打不过日本装甲兵团,只好组织敢死队,绑着手榴弹滚到日军坦克车底下,手榴弹毁身亡车,弱势的人只能靠死志来弥补和超越战力的明显落差。
911 事件后,十一位知名导演曾经协力拍过一部《110901 - September 11》短片集,提供对911事件不一样的省思观点,其中埃及导演Youssef Chahine的那一段里就以他能见到亡灵的眼,点出美国士兵和阿拉伯战士的无解深仇,战士有限,别无他法可以时,就要以牙还牙,血还。的人总是哭天抢地的,阿拉伯人如此,美国人和英国人也都是一样的,遭受,谁不悲愤?但是有没有去想想冤仇缘何而生?又该如何去化解呢?
《天堂》里有中女主角说了一句话:“我们去,我们也被别人杀,事实上什么都没有改变。”报复只是手段,胜利都是一时的,和平才是终极目标,但是,追求和平之前,先理解别人在想什么,或许才是迈向和解的第一步。
“约旦河西岸简直就是美国以前的大西部(The West Bank was like the Wild West!)”阿布-阿塞德在影展时曾用了记者最能理解的方式来描述他的拍片动机,他形容电影故事的实际发生地点─纳布卢斯简直就是一座,当地人只能进不能出,所以他的主角都是拿有外国护照的外籍巴勒斯坦人,才能在演完这么一部高度争议的电影之后,回到定居城市,避免秋后算帐的疑虑。
但因以色列军队五时就会以飞弹当地民兵,电影拍到第二十天的时后,外景队就真的遇到了飞弹,六名工作人员立刻就打包回家,不拍了,“生命是比一部电影更珍贵的!”阿布-阿塞德很坦然地面对工作人员的选择,但也正因为他在这么恶劣的工作里拍片,更能体会巴勒斯坦人的与,“飞弹天天在,但是孩子们依旧去上学,生意还是要做,年轻人还是结婚,日子还是要过,这种生活态度,使得《天堂》镜头下的人生还添震撼的张力!
阿布-阿塞德曾经浏览过以色列军方对一些未遂的战士的记录,也亲自访问了战士的家人朋友,他的结论是:“他们也是人,无论你喜不喜欢他们,这些战士也是人。他们在极端的情况下做出了极端的决定。”
但是他更清楚身为一位巴勒斯坦的导演,以战士为题材的电影往往就会被人为一面倒地以色列,偏袒巴勒斯坦的“”电影,然而《天堂》不但在影展获,更获得以色列电影基金会(The Israel Film Fund)的背书,主张这部电影能在以色列放映。“我认为能让以色列人观看这部影片常重要的,”阿布-阿塞德表示:“以色列人对于巴勒斯坦人不应视而未见,更不应该就直接认定他们是恐怖份子,我并不是想要那些式袭击者,但是电影中同样纳入了以色列人的观点,因为他们也是悲剧的一部分。”
艺术家或许有心要用艺术作品来呼喊,,但是现实和脆弱人生却不一定能够平气去面对这类作品,《天堂》在“剑桥影展”的撤展停映,说明了人类和平还常脆弱而且空洞的一个名词。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