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伯乐电影沙龙第一期
时光网讯2014年,电影市场的激烈厮杀令人叹为观止,而其中几部电影更被誉为“现象级电影”。《匆匆那年》以4000万的投资斩获了近6亿的票房,《十万个冷笑话》打破了中国原创动画电影难卖的票房瓶颈,截至目前已取得1.18亿的好成绩。在这两部成功影片的背后,则出现了一个对于电影圈还尚属新鲜的名词——“产品经理”。
本期沙龙邀请到《匆匆那年》的导演张一白、《十万个冷笑话》的制片人陈洪伟,以及千和影业总裁白雪琨和网易云音乐主编丁博,与伯乐营销CEO张文伯一起聊聊“产品经理对于中国电影的价值”。到底什么是产品经理?产品经理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大数据与试映调研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何?产品经理又该如何把握好市场方向,满足观影人群的“消费痛点”?
张文伯、张一白、陈洪伟。
大数据不是塔罗牌 试映调研将成未来趋势
2014年,大数据在电影行业内越来越广泛地被提及。张一白表示,“在谈到大数据时,不能以特别肤浅和的态度侃侃而谈,因为在未来,大数据这个东西是我们谁也离不开的,并且绝不能把大数据看成是算命的或是塔罗牌。”
陈洪伟表示,这一从好莱坞兴起的“试映调研”,是面对市场的重要营销策略。一般会制作标准的调研问卷并采集回答。假设一部电影分为“非常喜欢、喜欢、一般、不喜欢”四个选项,非常喜欢占20%,喜欢占40%,结果看似令人振奋,但其实是有均值调查的,“非常喜欢”的均值应该占到35%,超过这一数值的才是好的作品,反之则没有及格。
根据电影数据调研公司凡影的调研显示,25岁及以上的女性是目前观影的主要人群,占消费人群的三分之二。陈洪伟赞同凡影的调研结论,同时也表示“主力观影人群是动态的,不断下沉,观众的口味和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张一白则直言“未来的观众会呈现两种状态:一个是更成熟的观影人群,一个是更幼稚的观影人群。”白雪琨也表示,“新起步的一些公司都会选择投资一些商业片,既要把握住娱乐营销的角度,又要有互联网思维,受众群体也都是20岁左右的常态人群,不能特别任性,要顺势而为。”
需求池理论:满足消费痛点
如何让消费人群自愿帮一个产品打广告,进行二次?张文伯提出,“每个产品,想要获得消费者的忠诚度,是要满足一个痛点的。一旦满足这种‘消费痛点’,消费人群会成为一个很好的者。”丁博也表示,他和团队在挖掘创意时,会假设有一个称为“需求池”的池子,看哪个需求是最先浮到水面的?而最先浮出水面的需求也恰恰是张文伯提到的“消费痛点”。丁博还坦言,“不应该是让你的用户满意你,而是要让你的用户需要你”。
而这种“需要”也建立在找对自己的受众群体。张一白表示,“所有的产品都要找到自己的消费者。作为电影而言,找观众并不意味着迎合观众,没有一个电影是找不到自己的观众的,即使是艺术片,也要把它的观众找来。不要因为电影没人看就骂观众,更不能。”这一观点也得到张文伯的认同,并表示“最近在看《谷歌模式》这本书,其中提到谷歌公司的价值观,最核心的就是以使用者为先。”
编辑:隐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