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问世之前,国内的纪录片市场一直是不景气、不被看好的。 所以我们更多的是想看一些带有特定故事情节的电影和剧情片,而不是想听一些无趣无味的宏观旁白。 而爆火的《舌尖上的中国》一改以前“无人问津”的收视态势,收视率长时间居高不下。《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不是偶然,靠的是精准的定位、精美的镜头语言、巧妙的叙事剪辑、艺术家李立宏的配音等。当然也离不开它的强势营销。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的,不足也慢慢体现,相较与第一季的好评如潮,第二季出现很多负面评价,《舌尖上的中国》被打上了抄袭、煽情、爱国主义教育的标签。关键词: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因素
谈论《舌尖上的中国》成功的原因,先要谈的肯定是它的平民化视角。《舌尖上的中国》没有以冠名古今的四大菜系川、鲁、湘、粤里的满汉全席、山珍海味来彰显我中华的地大物博,没有以往纪录片的宏大叙事、不接地气,而是把自己拉坛讲的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家常菜、小吃。《舌尖上的中国》中内容涉猎非常广,但讲的都是老百姓身边的吃食,拉近了与普通老百姓的距离,正是这种往往能使观众从中找到家乡的味道与儿时的记忆。在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白波说到,人小的时候吃惯的东西,那味道会一直存在身体的记忆里。在他乡工作的异乡人难免会想念家乡的味道,对他来说家乡的味道是他妈妈做的焖面,虽然做法简单,用料简单,但就是特别好吃,不可替代。对我来说家乡的味道就是奶奶做的滑肉,每次回家都能吃满满一大碗,吃到就觉得很幸福,因为你知道还有那么一个人在爱你。《舌尖上的中国》每一集结尾都由渔民、农民、牧民、打工者、养蜂人,一个个鲜活平实的普通人的笑脸组成,讲述了平民生活中的吃与幸福。正因为《舌尖上的中国》讲述的是老百姓自己的、身边的、家乡的、关心的事与物,更讲出了人们对家、对过往的眷念感情,所以才会获得人们的青睐。
从总体上看叙事结构,《舌尖上的中国》每一季都分为7集,每集之间没有特别的联系,彼此都是的,以板块式的平行关系呈现出来。每一集有不同的主题,分别从各大主题讲述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独特的饮食习惯和变迁及蕴含的民族性格和思维方式。例如《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的每集都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样式,每集的开头以解说词与单位故事的方式来揭露主题,在每一集片头结束后,都有一个简短的本集概括,类似于导语。而中间部分以“糖葫芦”式的小段落结构把各种美食连接起来。每一集的结尾必然有这些故事的主角——普通劳动者们淳朴的笑脸特写镜头来对本集进行。第一季中以“饮食文化、人物故事”双线交叉叙事来表达。即不单独将美食也不单独讲故事,从中展现出人高粱地儿野炕头类的智慧,在食物的种植与获取中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在段落与段落的衔接上,《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采用的结构方式是“关联结构”,具体描述来看,是将不同的食物在同一个与空间地理下的展现,如遂昌的冬笋与柳州竹林里的笋,他们既有共性又有特点。设置悬念也在第一季中运用了很多次,例如《自然的馈赠》中讲了渔把头石宝柱带领队友去风雪交加的冰面上捕鱼的故事,在捕鱼时的恶劣天气,加上解说,让观众跟随着镜头的节奏,心生紧张感,担心人们能否成功捕到鱼,是否有生命。由此,创作者设置悬念的叙事动机顺利达成。
《舌尖上的中国》的整体叙事风格都简单明快,在解说词与音乐音响等方面都能反映出来。《舌尖上的中国》运用简约朴实的解说词,把观众的思维活动与画面有机结合,并且让观众从视觉上接收到的直接信息与片中反映的事物的逻辑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使得整部纪录片的内涵得到,提升了画面的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在表现美食烹饪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嗤嗤”的油炸声,“咕噜咕噜”的炖煮声等用简单明快的音响处理,为观众呈现了音乐美食盛宴《舌尖上的中国》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表现了民族特色的社会风光和地域风光,通过汉族,藏族白族,苗族,壮族、回族、朝鲜族等十多个民族不同地域的美食传递出自然对不同民族培育熏陶出的不同气质与品质。
《舌尖上的中国》从拍摄、剪辑到播映,全高清完成,色彩丰富,画面精美。而拍摄中的视角独特、构图极具美感、光线讲究、音效逼真,以及延时摄像、高速摄像等技巧的运用恰到好处,给观众首先呈现的是一场视听盛宴。
《舌尖上的中国》的画面主要以小景深色彩还原,宽容度,低照度拍摄等提供更好的视觉效果,拍摄角度除了常规的抚养平角度拍摄之外,还有一些特殊角度如黄国盛赶着驴磨靡粉时,摄像机放在转动的石磨上;姚贵文井中打水时,放在水桶里的摄像机抑拍井口;金顺姬将白菜放入瓮中,摄像机在瓮中仰拍;金顺姬洗辣椒时,摄像机在透过水的桶底仰拍;拍摄上海汪姐坐在车内行进时放在车头上的摄像机;林仁灼把每根长16米左右,重200余斤毛竹插入海底时,摄像机在毛竹的顶端俯拍;欧阳广业把大铁锅抬到自制的炉灶上,摄像机在炉灶内向上抑拍;服务员端着盘子时,摄像机在盘子上的移动镜头;素琼将刚摘下来的辣椒丢到框里,摄像机放在框里向上仰拍;厨师把整盘螃蟹放入炉中,从蒸炉中向外拍摄……这些特殊的拍摄视角给了观众以不同寻常的视觉体验。还有延时摄像、高速摄像、摇臂下的综合运动镜头以及航拍、海底深水拍摄等,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行云流水,体会到最真切的情感流露和最飘逸的视觉感受。
食材采集中的挖、捕、捞、打,制作中的洗、片、切、解、搅、拌、剁、捏、揉、搡、捣、攥、抹,烹饪中的蒸、煲、烧、烤、煸、炸、炖、煮、煎、焗、炒、焖、煨、焙、浇、翻等等声音采录细腻真实。不但在画面拍摄中把这些动作精准记录下来,声音采录中更是惟妙惟肖,单单是听声音就能想象得到画面中的动作。精致的音效与音乐,配合精美的画面,让人们沉醉其中。以碎片似的剪辑方式把不同地域之间组合嫁接的方式音效、音乐的完美搭配同期声的运用、烘托气氛、音乐铺垫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优美、清新、亲切、自然的解说词一方面与画面和声音一起完成表情达意,更传达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性与。“都说大澳是观赏日落最理想的地方,这里,指的也许不仅仅是风景。”“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等等情感和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解说词角度的把握上,主观性语言对观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创作者的关键在于把握主观性。解说词具有宣泄情绪,烘托气氛的功能,它可以以生动的文字,富有感情的叙述描述绘画面补充许多情节和内心独白好的解说词,往往能够强烈地感染观众,在《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的解说由著名配音演员李宏利担任,这位精彩的解说词,增添了深沉的韵味,他语速缓和陈文有利益,随着他娓娓道来的个性解说,中国传统美食故事变得愈发的具有生命的律动和。三、成功因素之价值的构建
《舌尖》中时刻表现出劳动者对自然馈赠的:卓玛挖掉松茸后用松针和泥土掩好菌坑菌丝,老包挖冬笋时不伤根笋;东北人用6寸口的鱼网及放养鱼苗,延续自然的馈赠;这些最普通、最的人们才最知道尊重自然的规律。山林里、农田里、草原上、海洋牧场里……这里不是四川什邡也不是江苏启东,不求冷冰冰的P数字,但或许这才是人类在自然的馈赠生不息的普世价值——这就是“可持续发展”最生动最真实最朴素的体现。
对传统伦理文化的赞美,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描摹和刻画了中国人善良、坚韧、勤劳刻苦的形象,把传统中国人爱情、婚姻、幸福的真谛通过一对对平凡的夫妻表现出来。这些对传统伦理文化的刻画使得《舌尖上的中国》具有了现实价值。
《舌尖上的中国》讲述了中国精深的饮食文化,具体展现了食物与普通人生活之美间的关联。它从“民以食为天”的出发,以平民化的视角介绍百姓餐桌上的饮食,让观众感到既亲切又新鲜。从《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本身来说,它肯定是成功的,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第一季的国民爆火,第二季口碑两级分化,第三季的口碑下滑严重,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还需我们更加深入的研究。这也会成为我国纪录片崛起发展提供宝贵的借鉴与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