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电影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影片将叙事空间设置在公路旅途中,主人公为了或改变生活的羁绊与的而踏上旅程,镜头聚焦于主人公的内心世界,通过一定的矛盾冲突激发主人公世界的激荡。
近年来,国产公路电影得到长足发展,涌现出不少佳作,例如《人在囧途》、《泰囧》,《后会无期》等,都是公路电影的代表之作。
《心花路放》是导演宁浩执导的一部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公路片,主要讲述了男主角耿浩因为妻子的离婚后心情低落,好友郝义开车带他踏上旅途,打算从旅途中猎艳疗伤,最终找寻的故事。
《心花路放》是一部具有鲜明“宁式”风格的电影作品,延续了宁浩的黑色幽默风格。影片上映于2014年国庆档,票房总收入达11亿元,成为当年国产电影票房冠军,总票房仅次于《变形金刚4》。这部投资仅有3500万的小成本电影获得巨大成功。
《心花路放》故事内容并不复杂,具有浓郁的黑色幽默色彩和日常生活气息,通过荒诞的喜剧情节引发观众对于感情的思考。因此,本文将从叙事结构、喜剧风格、影片隐喻三方面解读《心花路放》的魅力及现实。
《心花路放》中的双线性叙事手法以及平行蒙太奇的运用,使情节的发展具有的美感,不同的叙事线索在不同的时空中交叉迂回,并且在特定的空间汇聚,形成情节发展的,增强了故事的吸引力。
男主角耿浩曾经是一名歌手,为了生活,以贩卖二手音响为生。感情上危机,妻子离他而去。事业的不如意以及妻子的使耿浩备受打击,地陷入痛苦之中。
好友郝义为了使耿浩振作起来,打算和他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期望通过旅途中的艳遇使他忘却现实的烦恼,打消心中的,重新振作起来。对上一段感情的,使他巫毒僵尸其中,旅途中一次次的失败反而使他更加失望,感觉自己更像一个失败者。
最终,耿浩明白,猎艳并不能消除他内心的痛苦,也买不来真正的爱情。他来到大理,这里是他爱情的起点,最终在这里,他终于开始正视自己的过去,在一次次的挫折之后,耿浩终于成熟起来,最终也获得了属于他的爱情。
影片通过幽默搞笑的叙事,借助耿浩这个人物形象,深刻的刻画了处于草根阶层的物面对感情时的无力感。通过耿浩的大理之旅的所见所感,深层次的了人与社会的冲突,在幽默谐谑中建构喜剧效果,在夸张性的反真善美的价值。
康小雨是一位文艺女青年,感情生活同样不顺利。在好朋友的婚礼遇到前男友,尴尬的谎称自己马上也要结婚。在生活上孤单一人租住在昏暗的房间,水管爆裂也只能狼狈的一人修理。
无意中听到耿浩的《去大理》,康小雨被歌声打动,因此决定去大理放松。到大理后住到了梧桐客栈,然而在大理经历了一系列的不愉快使她倍感失落,打算离开大理。在即将离开的时候,遇到了耿浩,并且两人一见钟情。
在我看来,康小雨这条线细致的刻画了人物性格,将康小雨文艺青年的人物形象立体地展示在荧幕上,增强了观众的观影体验,也为影片的结尾做好了铺垫。
两条叙事线在电影中看似没有任何交集,随着剧情的发展,当观众认为耿浩和康小雨最终将在大理的梧桐客栈相遇时,导演才给出最终的答案。
导演巧妙运用平行蒙太奇的剪辑手法, 将不在同一时空的两条叙事线拼接到一起,看似没有关联,却又合情合理,增强了影片的荒诞喜剧效果,渲染了影片黑色幽默美学特征。
耿浩和郝义都是处于社会草根阶层的物,影片通过对物生活现状的描写,展现了他们在面对感情和生活时的无力感。影片的开头,耿浩用电锯切割家具,电冰箱、微波炉、电视早已被锯为两半,耿浩用一种荒诞的财产分割方式表达了对妻子婚姻的之情。
尽管这样,也没有妻子的心,等来的是妻子放弃财产的离婚协议书。导演以一种无奈的的风格,把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放大、扭曲、变形,使得故事更加荒诞不经和滑稽可笑。
除了性格鲜明的主角,影片同样塑造了具有喜剧性的配角形象:情场达人郝义、痴情的“阿凡达”女郎,叛逆的“杀马特”、欺软怕硬的黑老大。人物性格鲜明的配角,丰富了影片的内容,展现出十足的喜剧性,具有强烈的宁式风格,增加了影片的喜剧效果。
在我看来,导演以物的形象,以黑色幽默的形式展现社会边缘人群的状态和价值取向,通过物的挣扎表达了对处于社会底层人群的关注,看似荒诞的情节,却能引起观众更深层次的思考。
在旅途中,耿浩本来是想和跳舞的“阿凡达”打招呼,却花了5000元买了一块石头。自己花钱没有买到女孩的心,却成全了郝义和“阿凡达”。
遇到了对他有意的“杀马特”女孩,自己却在无意中成了自己最痛恨的小三。最后好不容易遇见了喜欢的女孩,却发现女孩早已心有所属。
耿浩经历了一系列的失败后,陷入深深的,被黑老大一群人时,情绪崩溃,穿着睡衣在大街上又唱又跳,不禁让观众感到一丝心疼。但镜头一转,耿浩和郝义两人又模仿起《无间道》的情节,刚刚形成的悲剧气氛被幽默搞笑冲淡。
每当影片主人公陷入到深深的时,导演巧妙地用黑色幽默消解影片带来的沉重感,同时也给了耿浩继续生活的勇气。影片向观众呈现令人压抑的社会现象时,又表达了对于边缘人物的关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耿浩不愿意和郝义踏上旅途,要求回家。郝义说他:“你现在就处在你的人生阴影中,可是阴影是你人生的一部分啊,你怎么就走不出来呢?”耿浩说:“看看谁在阴影里面?”此时,郝义正站在大桥的阴影里,此时的“阴影”既是现实中的阴影,也是耿浩心中的阴影,双关的对白增强了影片的喜剧效果。
耿浩不承认自己处在阴影中,暗示了他不能接受妻子他,不敢正视自己的内心。旅途中经历让他放下内心的执念,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最终接纳了妻子离他而去的现实。在“夜色”酒吧他说到:“失败的婚姻是一个阴影,但也是生命的一部分”,此时的他终于走出阴影,新的生活。
郝义怀疑耿浩和长腿之间有了感情,问他“你俩没事吧?”,“你事大了!”,镜头转向了康小雨教训小狗的画面。快速的镜头转换和不相关的台词搭配到一起,产生了强烈的喜剧效果。
在我看来,极具内涵的人物对白是宁式黑色幽默的重要特征,影片多处以双关语凸显喜剧效果。给观众带来欢笑的同时引发观众的思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心花路放》没有流于闹剧式的喜剧模式,而是在喜剧的外衣下嵌入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影片中的影像符号构成了重要的视觉隐喻,强化了影片的主题表达和审美内涵。
《心花路放》以公路为叙事载体,大部分情节都在旅途中发生,旅途场景的不断切换,推动着故事情节的持续发展。
“在路上”隐喻一种疗伤之旅,意味着从熟悉的、失败的人生中走出来,让自己逃离痛苦的现实,用旅途中的刺激感消解内心的痛苦情绪。
在耿浩和郝义的猎艳之路上,遇到了不同性格的女性,也闹出了不少的笑话。公路不仅承载着耿浩感情的阴影,也是他放下执念生活的开端,耿浩逐渐认识到了真正的以及爱情的真谛,郝义也在这条路上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在我看来,这条猎艳之路实际上就是主人公成长之路的隐喻,不仅展现了耿浩的世界,同样也反映了社会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着忠诚。康小雨到达梧桐客栈时,发现了这只流浪狗并收留了它,给它取名“对不起”。在她打算离开客栈时,并没有带走“对不起”,当她返回客栈准备找回它时,发现耿浩正抱着小狗。
小狗是耿浩和康小雨的“媒人”,两人因小狗而相识。两人一见钟情后,康小雨把小狗的名字改为“果汁”,暗示他们的爱情如果汁一样甜蜜。
在我看来,小狗是耿浩和康小雨爱情的象征,隐喻了耿浩重感情,正因为他对感情的忠诚,以至于长时间走不出婚姻失败的阴影。
当耿浩和康小雨两条不同时空的叙事线在梧桐客栈交汇到一起时,康小雨面前的签名墙是空白的,而耿浩面前签名墙却签满了名字,暗示了两条叙事线处于不同的时空。
在耿浩因为两人感情破裂而深感时,正是手机中签名墙的照片着他来到大理。影片最后,耿浩终于释怀,将签名墙上字刮去,重新签上了:“耿浩祝福康小雨”。
签名墙既是耿浩爱情开始的地方,也是他感情结束的地方。签名墙推动了剧情发展,将影片的前因后果完整地展现在观众眼前。
《心花路放》以耿浩的情感纠葛作为叙事主线,讲述了现代都市人“在路上”找寻的心路历程。影片对爱情、婚姻、梦想的反思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引发观众思考。
人生的旅途不会永远一帆风顺,每个人都可能经历人生的低潮,重要的是能够从阴影中走出来,勇敢的面对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