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进口影片中,一类是配额有限的分账片,普遍是制作精良的大片。根据艺恩数据,在2016年和2017年上映的471部和463部影片中,国外进口分账片仅有38和39部,但总票房占当年总票房的32%和39%;另一类是没有确定指标的进口买断片,多是中低成本影片。从历年上映的买断片数量看,配额较为灵活,而单片贡献票房的力度也较小,可作为分账片的补充。
近年,我国分账片进口呈逐渐趋势。从1994年起每年10部进口分账片配额,到2001年阶段性提升至20部,再至2012年限额至34部,特别是2016年和2017年,进口分账片数量分别达到38部和39部,已经突破原有配额。
在进口影片数量不断提升,尤其是进口买断片数量快速提升的背景下,进口电影也逐渐呈现出题材类型多元化、去好莱坞化的特征。随着进口影片数量的增加,类型、国别、语言的丰富,市场将从过去对好莱坞式大片的依赖逐步走出,来满足中国电影观众更加多元、丰富的内容需求。
分账片是进口影片中最核心的部分。电影进口分账片即国外电影版权所有者不卖断发行权,而是委托中介机构代理发行,并事先商定比例,按票房收入分成的影片类型。制片方、发行机构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通常而言,进口分账片主要以好莱坞的大制作影片为主。
我国分账片进口呈逐渐趋势,进口分账片的配额在历史上也是逐渐扩容的。1994年年底,原广电部电影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影行业机制的通知》,提出每年可以进口10部“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明,基本表现当代电影艺术技术成就”的影片。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中美双方签署双边协议,中国每年允许以分账形式进口20部进口分账大片,并在3年内整体进口片数量达到50部。2012年2月18日,中美双方签订《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中国在原来每年引进美国电影配额约20部的基础上增加14部3D或IMAX电影,此外美方票房分账从原来的13%升至25%。
与制片方和发行方共同承担风险不同,进口买断片则是指电影版权所有者将某段时间内的某国或地区的发行权以固定价格一次出售,由买方自负盈亏,制作方不参与票房分成的电影。买断片是国内民营电影公司切入进口片市场的方式,一般由中方买断影片版权并在中国市场发行,而电影的审查、审批风险一律由买片方承担。
买断片的进口流程分为4个环节,包括版权购买、配额申请、审查和发行。民营公司在引进海外影片之后,需要向中影公司或者华夏电影申请配额指标并支付一定费用。配额申请及后续的审查环节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配额申请失败或审查不通过,可能会导致影片引进失败,由此带来的损失由版权购买方承担。
买断片并没有确定指标,从历年上映的买断片数量看,作为分账影片的补充,买断片配额较为灵活。从历史上看,出现了每年买断片数量从70部到10余部的巨大差异。
2017年,整体买断批片数量达到了70部,创历史之最,也呈现出题材、地域百花齐放的市场特点。除了传统的欧美国家电影外,印度电影、泰国电影、西班牙电影均被引进,在电影类型上成为进口分账片的一种重要补充。同时,2017年也出现了高票房买断片的爆发,《摔跤吧!爸爸》和《生化危机:终章》两部买断批片获得了超过10亿元的票房。
从历年数据来看,进口影片票房在整体票房中的占比基本维持在40%—50%左右,票房占比略低于国产影片,仅2012年出现了进口影片票房占比略微超过国产影片的情况;从票房占比来看,2015年到2017年进口影片的票房占比从38%提升至46%。
从近3年的数量来看,进口影片数量占比从19%提升至23%,数量占比的提升低于票房占比的提升。从2017年来看,进口影片用23%的数量占比贡献了46%的票房占比。由此说明,进口影片单片的票房贡献率仍然较高。
在进口影片数量不断提升,尤其是进口买断片的数量快速提升的背景下,影片逐渐呈现出题材类型多元化、去好莱坞化的特征。在题材方面,除了欧美进口片常见的动作冒险类影片外,更多的剧情、励志、惊悚、犯罪类题材影片也同样取得成功。
2017年电影市场出现了如《摔跤吧!爸爸》、《天才枪手》等收获好口碑与高票房的非好莱坞买断批片。2018年,有了前一年票房成功带来的示范效应,每月均有非好莱坞的进口买断批片上映。以过去比较小众的印度电影为例,截止到2018年6月电影市场已经有5部印度电影上映,包括《神秘巨星》《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等。《神秘巨星》在中国市场获得了6.7亿元票房和7.8分的豆瓣评分,成为印度电影再次在中国市场票房、口碑双丰收的印证。
在国别上,印度电影、泰国电影、西班牙电影等非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市场逐渐上映,观众的观影习惯也逐渐从纯粹的英语语种影片过渡到部分小语种影片。
在题材方面,中国电影观众过去更青睐于好莱坞式的视觉效果大片。但在非好莱坞市场,大量的海外影片更擅长于故事讲述、情节推动等。可以看到的是,以《摔跤吧!爸爸》为代表的励志、传记类影片,以《爱乐之城》和《神秘巨星》为代表的剧情音乐类影片,以《天才枪手》为代表的悬疑犯罪片,都逐渐成为电影市场上受到中国观众认可的进口类型片。
国内市场逐渐回归,不再对进口大片盲目追逐。以近期上映的星球大战系列电影《游侠索罗:星球大战》为例,星球大战IP在国内缺乏的观众基础,而该片在剧情合和视觉场面上也都受到一定的质疑,影片在中国上映19天仅取得1亿元票房。不仅如此,2018年1月上映的《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武士》在国内票房也仅有2.67亿元,与2016年上映的《星球大战:原力》在国内取得的8.1亿元票房相去甚远。两部2018年上映的《星球大战》系列影片,与2016年的同IP影片有如此大的差距,一方面是因为两部影片在内容情节上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与中国观众对进口影片,包括有大IP的进口影片更加的态度息息相关。
根据新浪网和猫眼数据,2018年至今除了《游侠索罗:星球大战》等好莱坞分账片票房低于市场预期之外,也有大量进口买断批片的票房徘徊在1000万元—2000万元级别,甚至低于1000万元。从当前国内的宣传、发行成本来看,票房低于2000万元,对于买断批片的进口方来说将会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
观众对于进口影片的选择,在近年来的票房结果中也有所体现。分析2015—2017年国产电影、进口电影TOP5的情况,可以发现这两大类电影在票房和豆瓣评分上的倒置。
根据猫眼数据,2015—2017年排名前三的进口电影平均票房分别为13.89亿元、12.43亿元、14.75亿元,而同期国产电影的这一数字达到了16.67亿元、15.77亿元、23.84亿元。即使不考虑2017年因《战狼2》带来的拉动效应,排名前三的国产影片平均票房仍然高于进口影片。相反的是,在豆瓣平均评分上,近3年国产影片的平均评分(6.62、5.78、6.5)均低于同期的进口影片(7.88、7.98、7.02)。可以看到做梦梦见洗头的是,虽然进口影片拥有更高的豆瓣评分,但受制于文化相同性、语言障碍、观影受众层级差别等因素,普通电影观众更倾向于选择国产电影。
当前批片市场蓬勃发展,其题材内容涉猎广泛,涵盖励志、剧情、悬疑、动画等多种类型,正在成为国内电影市场高票房电影的重要来源之一。
全国党报网站总编辑2018贺新春辞旧丹鸡鸣盛世,迎新瑞犬颂神州。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人民网总编辑余清楚以及全国多家党报网站总编辑共同为网友们送上新春祝福!祝大家新的一年万事顺意,节节进步!【详细】
为网络空间“岁月静好” 网信工作不骛虚声2017年,在习总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网上主旋律高昂,正能量强劲,各项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网络空间更加清朗,网络空间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明显提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