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四玩死过的女人云德满在103米宣纸上烙出248个《中国古代刀马人物图》吸引众人眼球。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驻葫芦岛记者 胡清 摄
受年轻时看到衣橱上的烙画影响,他开始学画画,又学打家具并在雕刻,再转型到玻璃上烙画,他的创作总有所突破。作品小有成绩后,他又自制变压器,以发热电阻丝连接铁钉等为工具进行宣纸烙画。从喜欢到,他的“绝活”不用笔,仅凭一把普通电烙铁,便能在一张宣纸上绘出。30年间,从最初的烙糊、着火、烫手到如今的运用自如,其中酸甜苦辣只有他最清楚。一年四季,他将自己关在小屋里一烙就是十余个小时直到手麻,经常忘记吃饭。这样一幅幅鲜活的烙画作品喷薄而出,尤其是103米长的《中国古代刀马人物图》烙画让人叹为观止。
他叫云德满,今年74岁,家住葫芦岛市建昌县。云德满青少年时就对绘画着迷,除了模仿用功外,还向老师请教,慢慢地逐渐有了绘画功底。30岁时,当时流行打家具在或绘图或烙画,为此家具成了其创作的地。“那时烙画工艺非常原始,用电烙铁、铁筷子、铁钉加热后在木板上烙国画、山水画等,大多粗线条,没啥太大讲究。虽然作还可以但我并不满意,通过反复琢磨向人请教,开始改变一些创作手法及器具。把变压器连上电阻丝、铁钉然后开始烙。这样温度能保持长久,创作不易中断。”
烙国画时特别讲究墨的配比,要深浅不一。这就需要“下笔”时掌握好火候,烙时的力度及时间长短该“狠的狠”、该“软的软”。山水画、人物等则要注意线条粗细,需要有素描基础。总之无论哪种烙法必须掌握一个基本原理:即深浅处需过渡,必须自然轻盈,看不出的痕迹。
为把烙画烙得均匀,他自制烙笔可以调解电压,温度自己掌握。不像以前不能调,不能根据所烙的部位或高或低。
退休后,他几乎整天在小屋里潜心创作,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常常忘了吃饭。忙碌一整天回到家后,云德满整个人像散了架似的,可躺在床上一想到那些栩栩如生的烙画就特别有力量。
云德满创作的素材多来源于书画,有的到电脑上去找,后在原有基础上再经过艺术加工形成其独特的创作风格。有的作品需要文字来做说明,担心自己书法不好,他专门找老师学习。现在他的隶书等写的有模有样,与其烙画作品非常匹配。截至目前,老人创作了近千幅作品,有的单幅耗时一年多,平均也在几个月。
对于其烙画作品,老人有的收藏,有的送给亲朋好友。用他自己的话说,有了些许成功应该和大家分享。从2012年春天开始,他用很长时间,在众多资料里筛选出一个题材,准备创作《中国古代刀马人物图》。该图描写的是从春秋战国到清末,开国元勋及知名武将一共248个人物,创作过程无疑艰巨而又繁重。作品里历史人物大都骑着战马、顶盔冠甲、手拿刀枪等兵器,每个人物以不同造型跃然纸上,表情惟妙惟肖,烙工之精细令人惊叹。整整一年,老人在创作室伴着孤灯独影,除了烙画还是烙画。2013年8月,他的《中国古代刀马人物图》到沈阳参展收获颇丰,获得无数人点赞。
成功的背后自然是辛勤汗水的付出。老人回忆,在创作《十跪父母恩》《一百单八将》等作品时,遇到创作思枯竭,冬天开窗户迎着冷风吹,夏天在阳光下暴晒,一寻思就是两三个小时。等到思顺畅立马回到案旁继续创作。目前有些作品,有人给出很高价格,可老人丝毫不为动。
为丰富自己的技能,老人经常向当地从美术学院刚毕业的大学生请教,学习新技法,让自己的作品跟上新时代。目前,他准备烙二三十米长的《建昌风光》,力求将春夏秋冬的建昌秀美风景全部烙在宣纸上,用这种方式赞美家乡。老人爱烙画创作到了极点,老有所为老有所乐陶醉其间。如今,建昌宣纸烙画被评为葫芦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德满也被授予市工艺美术大师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