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电影人物
  • 鄞州矮柳人的电影传奇
  •   是谁缔造了《渔光曲》首轮连映84天的票房,让中国电影从此扬眉吐气?是谁一手打造了大明星周璇,创造了“金嗓子”这个不朽的商业传奇?是谁在日本侵华期间与日本军方合作,停办赚钱的影片公司?又是谁在新中国成立后即将自己艰苦经营的影片公司并入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他们就是阿拉鄞州矮柳人柳中亮、柳中浩兄弟俩。

      柳中亮、柳中浩能在从前的大上海以电影发家,这离不开他的父亲柳钰堂。20世纪初,血气方刚的柳钰堂与当时大批涌入上海做生意的宁波人一样,离开鄞县潘火矮柳村乘着鸭蛋船进入上海滩,并在李鸿章直接掌管下,由浙江海运委员、候补知府朱其昂、朱其绍兄弟创办的中国第一家轮船招商局上海轮船招商局找到了工作。由于他精明能干,深得朱家兄弟器重,很快成为轮船招商局管理层中薪水最高的一位高级职员。可惜他英年早逝,不到50岁就丢下妻儿老小撒手而去,但给三个儿子留下了一笔不菲的遗产。谁知大儿子未成年便夭折,只剩下两个幼小的儿子与柳夫人相依为命。

      随着岁月变迁,柳氏兄弟长大后,柳老太盼望子承父业。招商局也挺喜欢柳钰堂这两个儿子去继续做他父亲做过的工作。然而他们对于轮船业并不感兴趣,他们比老太爷想得更高、看得更远。

      这两个儿子即是柳中亮(1906~1963)和柳中浩(1911~1983)。柳中亮生于鄞县、柳中浩生于上海,他们俩从小在上海长大。那时,上海正值西风东渐,花花世界每天都涌动着、生发着新、新生活、新玩意儿,尤其是当时以宁波人张石川、邵醉翁、任矜苹为代表的电影业,正红红火火,到影院看电影已成为都市生活的新时尚。于是,电影业在20世纪20年代末就迅速形成了耀眼的文化新星系,吸引着天南地北前来弄潮的勇士们。一张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当时南京大戏院的电影票上,写有“国语意译风”几个字,现场翻译是当时看外国片的方法。票上没有印价钱,据《浙江电影志》记载,上海大的电影票价每张是6角到2元5角,而当时一担米的价格是8元,对于一般百姓而言,一个月的饭钱也就在6元到8元之间。可想而知,这张小小的电影票,在当时实在价格不菲。普通人没能力经常进电影院,只是经不起上大幅广告的渲染和来自好莱坞的,偶尔狠一狠心,也上一回大过过瘾。久而久之,柳氏兄弟也“沾染”了非常活跃的电影艺术细胞。当他们继承了父亲的不菲遗产后,就不失时机地在电影界抢占了一块高地。1924年,兄弟俩携母从上海移居南京,1926年在南京新街口创办了世界大戏院放映电影,这是我国电影史上第一家由私人投资兴办的专业电影院。当时国民定都南京不久,世界大戏院的开张正适应了市民娱乐的新时尚,所以一经开张,生意顿时红火。那时的电影院多数以放映好莱坞电影为主,国产片的观众处于“刮风一半,落雨全无”的境况。而柳氏兄弟为了支援民族电影业,世界大戏院放映的大多是国产片。

      1934年,柳中亮、柳中浩兄弟俩带着在南京赚到的钱杀回上海滩,在上海创建金城大戏院,作为一个专映国任弼时的子女产影片的。1935年,电影《风云儿女》在柳氏兴建的金城大戏院(后改名黄浦剧场)举行首映式,这部电影的主题歌就是后来的中华人民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现在的黄浦剧场大门口还醒目地写着“国歌从这里唱起”的。1937年,柳家又建起金都大戏院,也以放映国产片为主。当“一二八”战火焚烧上海后,随着市民们抗日民族热情的高涨,观众对《火烧红莲寺》《火烧白雀寺》杀杀打打之类已失去了兴趣,要求“猛醒救国,拍摄抗日”,上海电影圈加入了一批“左翼”文化人,风气为之一变,国产片遂人气大旺。柳氏兄弟意识到开拓局面的时机到了,他们预见上海的电影业,尤其国产片将有一个大的发展,特别是反映民族正气的进步影片,必将兴起一个热潮!为了促进这个到来,柳氏兄弟在金城大戏院,打出了专门上映国产片的旗号,为中国电影业呐喊助威,同时广交朋友,尤其结交了田汉、夏衍、阳翰笙、许幸之、冼星海等一批“左翼”文化界的朋友,这对他们后来事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影响。

      果然,由蔡楚生编导、王人美主演的《渔光曲》,在柳家的金城大戏院一炮打响,金城大戏院拥有1600多个座位,每天都座无虚席,不仅连续上映了84天,创下了连续上映同一部影片的最高历史纪录,而且天天加场、加座,使得金城大戏院声名鹊起。《渔光曲》那首著名的主题歌“云儿飘在海空,星儿藏入云中”也从金城大戏院传遍。直到现在,老人们一旦聊起上世纪30年代的电影,就会想起那曲动人的旋律。

      又过了几年,柳氏兄弟的实力已大大增强,觉得仅仅放映电影已远远满足不了自己的理想和要求。1938年,柳中亮、柳中浩一起创建了国华影片公司,始营自己拍摄电影。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共出品40多部影片,其大部分是古装片。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柳氏兄弟不愿意与日本军方合作当,毅然停办“国华”影片公司,金城和金都两家戏院也改演话剧。这一爱国行动,在当年的上海滩传为佳话,中口碑极好。抗日战争胜利后,柳氏兄弟又创办国泰影业公司,继续为国产电影的发展摇旗呐喊。1948年1月他们又把资本拆开,柳中浩继续与儿子柳和纲一起经营“国泰”,柳中亮和儿子柳和清则另外成立“大同”电影企业公司,由柳中亮亲自主持﹑经营﹐聘张石川为制片主任﹐摄影场地与国泰影业公司共用。两年内共完成11部影片。洪深﹑陶秦﹑吴仞之﹑赵清阁﹑田汉等先后编写剧本。影片如《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梨园英烈》等均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也有较高的艺术水平﹐还根据外国戏剧改编拍摄了《哑妻》《欢天喜地》等两部喜剧影片。

      柳氏兄弟在拍摄商业片的同时,也拍摄了《无名氏》《忆江南》《梨园英烈》等题材严肃的影片。中华人民国成立后,1952年1月1日,柳氏兄弟经营的“国泰”“大同”会同上海市的其他公私合营和私营电影厂一起加入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即现上海电影制片厂前身。加入上影厂后,柳氏兄弟成了上影的职工。他们遂将经营的金城、金都等三家大戏院和其在长乐留园的20栋楼房无偿赠予国家。

      在经营电影几十年间,柳中亮、柳中浩兄弟俩不仅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又带出了一个漂亮的电影家族。他们的儿子柳和清、柳和纲、柳和锵都成长为电影管理人才和电影技术人才,儿媳妇凤、严慧秀(凤凰)也都是赫赫有名的大腕明星,下一辈的儿女亲家中也不乏编导和演员。事业上,他们拥有了三家很气派的电影院,先后办起了三家电影制片公司,形成了拍片、洗印、放映发行“一条龙”的托拉斯经营特色;拍摄过《忆江南》《无名氏》《孟姜女》《红楼二尤》等近百部影片;并拥有张石川、蔡楚生这样的资深导演,还拥有周璇、凤凰、周曼华、慕容婉儿、舒适、白云、徐风、韩非等一大批优秀演员这在当时的上海滩是独一无二的。

      鄞州人柳氏家族为新中国成立前上海的国产电影发展史画上了的一笔,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写下了灿烂的一页。

      1940年在拍《三笑》时,当时还不太出名的华由其母亲陪着来到柳中亮任董事长、柳中浩任总经理的“国华”影片公司,时任制片主任的张石川看不中华,仍安排周璇演主角。华出了“国华”门转入“艺华”,被“艺华”的老板严春堂看中,结果“艺华”也上马拍《三笑》,于是两家唱起了对台戏。以往像这种情况,同行是冤家,互相拆台的多,擂台打下来总是两败俱伤,而这次《三笑》之争是和平竞争。周璇的戏自然非常出众,而华亦不逊色,形象同样光彩照人。两家老板为了竞争都开足马力加强宣传,大小争相评论孰长孰短,观众们在影评家的指点下,看了东家看西家,饭后茶余作为谈资,也忙得不亦乐乎。最高兴的当然是两家老板了,都发了不小的财,冤家成了朋友,这在中国电影史上是仅有的一次。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周璇在事业上如日中天的时候,麻烦事也尾随而来。还是在1934年的时候,周璇就已是柳家的客人了。那时她是“新华歌剧社”的演员,曾在柳家的金城大戏院里演出,她那“金如笛鸣”的演唱,引起了柳夫人箴的极大兴趣,演出结束后就邀请她到家里做客。柳夫人对美的事、好的物有着天生的,又听周璇说她从小就离开了父母,跟养母长大,养母常帮人家当女佣才拉扯她成长心里涌起对周璇无限的和疼爱,在征得周璇新婚夫婿严华的同意后,就正式认她做干女儿。此时,柳中亮自己有了宝贝女儿柳慧琼,自从箴收了干女儿后,凡是给女儿买衣物、首饰,同样有干女儿一份,生活上尽可能地关心她,帮助她。周璇从小,学艺生活亦异常艰辛,还从未有人给予她这么多温暖,于是从心底里感激干爹干妈对她的厚爱。后来她登上了影坛,参加了《风云儿女》的拍摄,尤其在《马》中扮演小红,与赵丹配戏,一举成名。尽管明星影片公司待她也挺好,但是柳家的“国华”影片公司成立后,她就毅然来到干爹干妈身边。歌舞班出身的周璇成了他们的台柱明星,先后主演过《孟姜女》《三笑》等电影,不仅被誉为“金嗓子”,还是一个能唱、会演,又擅舞蹈的全能明星。这个周璇,在柳家的关爱下也演绎了一场起伏跌宕的人生故事

      可惜她与第一任丈夫严华感情不好,严华看见街头《马》的广告画上,她正和别人接吻,当众打了她一个耳光。后来严华动不动就打周璇,弄得周璇无处可栖,就跑到干爹干妈的家里避难。干爹干妈自然收留了她,与四小姐慧琼同住一起,但也因此招致了严华的嫉恨,常来捣乱,一会儿来个电话,一会儿来封匿名信,有时深夜有人来敲门,说是来查户口,实乃一番。有一天晚上,周璇刚刚睡下,楼下又响起激烈的敲门声,周璇知道又来了,不得不翻墙逃走在拍《碧玉簪》时,本来导演安排周璇当主角,可是那时周璇正与丈夫严华闹得不开心,严华误以为柳老板在背后讲他,他们离婚,于是故意跟“国华”捣乱,把周璇藏了起来,叫他们拍不成《碧玉簪》。柳中浩遍找周璇不着,百无良策,只好叫周曼华上去顶替。想不到周曼华非常争气,一炮打响,影坛为之轰动,既红了“国华”,也红了周曼华,而严华则讨了个没趣,只好把周璇放了出来。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周璇因干爹干妈的生活受到如此干扰十分不安,主张搬出去算了,干爹干妈则为她的安全而忧心忡忡。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人占领了上海租界,对电影界实行“统一管理”,把十来家电影公司合并为“中华联合制片股份有限公司”,而柳家兄弟不愿跟日本人合作当,宁可将“国华”关闭也不加入“中联”。“国华”关闭了,周璇与干爹干妈站在一起,住在柳家,天天练钢琴练嗓子,但是不再拍片,一晃就两年。柳家的电影院这时没有合适的电影上演,就演京剧、话剧、歌舞,甚至演杂技、滑稽戏,只要能维持开销就行。在最困难的时候,为了维持员工的生活,柳家老板不惜卖掉坐落于长乐留园的四幢花园洋房,以公司继续运转。

      这期间,加入“中联”的一些影星,有的开始走红起来,有的人为周璇感到可惜,一个演员两年不拍戏,时间长了就不会演戏了,因而动员她复出。有一天,她对柳家公子柳和纲说:“弟弟,我若再不演戏,我的黄金年龄就过去了。”干爹干妈认为艺术前途是她的终身大事,尽管“国华”不复业,也赞成由周璇自行选择出。

      周璇复出后拍的第一部片子是《渔家女》,“华影”老板张善琨许以很多优厚的条件。可是不知什么原因,她患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不得不进行治疗。

      抗战胜利后,周璇随一批上海艺人去拍片。不久柳家重振旗鼓,成立了“国泰”影片公司和“大同”影片公司,周璇闻讯后于1947年返回上海加入“国泰”,又回到了干爹干娘的身边,并在《忆江南》中声誉再起。不幸的是,她因爱情生活中的诸多坎坷,已经心力交瘁了。新中国成立前夕她去,于1950年返回,1951年在参加《和平鸽》的拍摄时,上又受了刺激,戏拍不下去了,人们把她送进医院,并由电影界的大姐大吴茵、黄英等组成的三人小组掌管了她的生活、财产和儿子。

      柳慧琼是柳中亮的四女儿,从小漂亮乖巧。父亲视此女为掌上明珠,不管走到哪儿,小慧琼都会跟着去。于是摄影棚和片场成了柳慧琼童年时代的娱乐场。可惜自己没能成为一个电影演员。她说:“我敬慕那些电影明星,从小就和周璇住在一个门内,每当自己向父亲提出要求参加拍摄电影时,父亲就以一句你可是小姐啊来回绝我。”

      少女时代柳慧琼平时最喜欢穿着碎花旗袍和大学同学一起逛街,尤其喜欢逛淮海上苏联人开的布料店,在那家名为“罗宋店”的布料店中,只要布料颜色、花样漂亮,柳四小姐就会二话不说,掏钱买下让裁缝师傅做一件最新款式的旗袍。当年她身上的行头都是私人裁缝沈明记先生一手打造的。

      在柳家最辉煌的年代,上海长乐留园28号那一房子都是柳家的私宅,当年的电影明星们也像如今的偶像明星一样,常开“派对”,不少活动都是在柳家举行的,里面还曾设有柳家过去放电影的大银幕。以前一到夏天,晚上家人就聚集在此搓麻将。“我家的大宴、小宴从来没断。很多接到通告的明星都会准时前来,每个礼拜至少两至三次。”那时的柳慧琼喜欢派对,每一次都是极尽奢华的样子。在家中开派对,没有DJ,不放留声机,而是把一个乐队的阵容直接搬到家。当年复兴伍金堂会馆有一高级酒吧,名为“AKB”,是一个外国人开的。等到晚上12点酒吧关门后,整支驻场的乐队就会来到四小姐家演出,通常一玩就是一个通宵。谈起这些富贵场景的过往,已满头白发的柳慧琼,好像只是描述一场烟云,过眼就散。

      “父亲对我的评价只有两个字善良。”柳慧琼微笑着说。柳慧琼的丈夫曾经是中国第一批派去美国西部军校学习飞行的。当两人相遇继而相识、相爱。也许是捉弄,从父亲反对自己的婚姻之后家道就此败落,结婚后却生了一个不健全的孩子,在精心抚养了30年后因病去世了一连串的打击并没有击垮上海滩的豪门千金大小姐。她反而越发坚强,母爱不仅给了自己的儿子,更给了令一个与自己毫无瓜葛的小男孩,也就是她的养子吴振伟。

      “好在我们还有一个儿子。我这个养子对我们而言,是比亲儿子更亲的人。”柳慧琼口中提到的那个比亲儿子更亲的人,就是她年轻时收养的孩子吴振伟。如今是上海某家艺术设计装潢公司董事长。“我现在从事的是城市景观设计,是在美化这个城市。我一直庆幸我命遇。”说起收养儿子,柳慧琼说是。当时在华东师范学院美术系从事招生工作的她,遇到了来报名考试的吴振伟,一老一少闲谈间就成了朋友。柳慧琼慢慢知道了吴振伟的家世:破裂的家庭使得他从未有过幸福的童年。“在得知我的身世后,老人就和我说,遇到阿婆以后你再也不会没地方睡,没东西吃了。我特别激动。”他回忆往事说,“从此以后她就收留了我,把我接到她家里住,出钱供我读书,让我受到最好的教育。对于我的养父母,我不知道应该如何感激。”

      柳慧琼说,当年和这孩子一接触就觉得他特有才气。老人至今还非常清楚地记得当年小吴的考试作品是“小木匠刨木头”。

      柳和锵生于1923年,是柳中亮的大儿子、柳钰堂的长孙。柳和锵的外表虽长得并不起眼,不如族中其他几位兄弟英俊,但自小聪明能干,是柳中亮事业上的好帮手。他为人豪爽,在社会上结交甚广。

      柳和锵和周璇关系甚笃。周璇在1951年9月20日的日记中曾这样写道:记起一件事情,记忆力不好,可是这件事情总不能忘记,说起来心里很难过。心里很难过什么事情呢?光阴真快,已是十年之前的事情,我所的粟医生是大名鼎鼎的,因为我的神经衰弱幸亏他看好。的确失眠得很严重,瘦似柴骨,恢复健康可以工作,这多亏粟医生的功劳与辛苦,每天来给我医,给我打针,给我吃药。我天天要打电话给他,知道他来了才快活,才放心。

      后来病好了以后,我要感谢他,就请柳和锵来商量,怎么样来谢他。当时就商量好买雪茄烟请粟医生抽,烟也买好了,不知怎的会没送去,还买了顶好的烟,这不能不责怪柳和锵,所以我常恨他的。

      虽说周璇为了柳和锵没有将她买好的烟及时送粟医生的事非常恨他,但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这个比柳和锵大3岁的周璇,她始终把柳和锵当作最亲近最可信赖的小弟弟看待,所以她会将怎样感谢粟医生的事找柳和锵来商量。

      1946年,柳和锵与当红影星18岁的凤凰结成夫妻,一度传为佳线年的凤凰原名严慧秀,从艺后经张石川改艺名为凤凰。1939年11岁的凤凰出演了由舒适和周璇主演的电影《李三娘》,她在影片中扮演李三娘的儿子“咬脐郎”,从此走红影坛,成为与胡蓉蓉、陈娟娟齐名的童星,当时国华公司拍摄的影片中几乎所有的小孩角色都由凤凰出演。

      1949年,凤凰再度出山,在当时不多的几家私营电影厂出演了两部电影。1958年,上影厂一分为三,凤凰出演了《鲁班的传说》《长虹号起义》《乔老爷上轿》等电影,1990年出演了最后一部电影《传国秘诏》。

      凤凰和周璇、慕容婉儿的关系都很好,其中和周璇曾多次合作,上世纪50年代周璇回上海的初期,凤凰由于无戏可拍,所以经常以柳家长媳的身份陪伴看望周璇。

      凤是全国政协委员、人民喜爱的电影艺术家、大明星。她作为从影半个多世纪的老艺术家,作为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著名演员,她的艺术生涯、人生历程、人品艺德,有很多亮点值得后人回忆。

      柳和清也是一位襟怀坦白,心胸开阔的大。从小浸淫在电影圈的他谈中国电影发展史如数珍宝,话语中充满了对自己父辈的敬仰和尊重,尤其是讲到当年他父亲柳中亮先生创立的大同电影公司一年能拍十部影片时,他的脸上露出一丝骄傲。他笑着说:“当老板心地要宽,手脚要大、要学会能把人聚拢在自己身边,当电影公司老板要像我父辈那样,要善于和编剧、导演、明星交朋友,不能高高在上煞有介事摆老板派头,要放下架子地深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甚至和他们一起上茶馆、进酒楼,并掏腰包买单。”

      柳和清先生与凤从1951年步入婚姻至今已栉风沐雨送走了60多个春秋,这对“钻石夫妻”依然相敬相爱、恩爱如初恋情人。对此,柳和清先生直言不讳:“演艺圈像我们这样没有一丁点儿绯闻传说的夫妻极少。”一位富家少爷,一位影坛巨星,能“出污泥而不染”,真是少见!在上海影坛,柳和清对妻子的好是众所周知,无论是凤走红地毯,还是踏水车、踩秧田;无论是头顶的熠熠戏星,还是下厂劳动的普通女工,柳和清和凤始终是左右相随,不渝。凤的好多照片都系柳和清亲自所摄。而被大家穿衣精致的凤,其实身上穿的很多衣服都是柳和清买的。“他替我买衣服都不需要我去的,只要他看好了就一定合适。”每每回忆往事,凤的幸福总是溢于言表。

      上世纪90年代初,柳和清先生在开办“功德林素食馆”,真正当起了老板。数年之后,居然奇迹般地大获成功。从一间小店发展到拥有铜锣湾和九龙尖沙咀繁华地段两间相当规模的素食馆。几年后,凤也去到了,她则凭自己特定的身份和人脉关系,在电影界为回归默默地做了许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柳和清出身电影世家,又有夫人凤作后盾,“功德林”就开得颇有文化素养,就连开列的菜谱都充满了传统文化的气息。“功德林”成了从来港定居的林凤眠、黄永玉、华君武、程十发等众多老友和名人的好地方。星云大师的一副“柳和清加凤,功德林中菜更香”对联,更把主人和店名联系在一起。

      后来,年过八旬的柳和清、凤夫妇将“功德林”转让给别人经营。“年纪大了,要叶落归根。相信后来者生意会做得更好。”不久之后,两人回到了上海,过起了隐居生活。凤基本闭门不出,她爱看电视,也爱读书,一切顺其自然是其夫妇俩的长寿之道。“每天吃一碗青菜必有好处”印证着柳和清二十几年前就提出的“有机素菜”的概念。

      两位老人的一生,有也有荣耀,有辛酸也有快乐。1985年他们应里根总统的热情相邀,专程赴美,在白宫参加总统里根的就职仪式,这在中国绝无仅有。柳和清老先生说,刚接到这份邀请时,他们感到茫然蹊跷,里根虽说曾是电影演员,但和他夫妇没有任何交往和联系,怎么在偌大中国就邀请他们呢?他们心存疑团。然而,接下来的一切彻底打消了他们的顾虑,国家外事部门很快给他们办理了手续,当他们去美国驻中国大签证时,大使亲自出马将他们作为总统的客人开了绿灯。这次美国之行,更让他们收获了时空无法的那段友情。原来办这事的是柳先生当年在读东吴大学时一位同学,这位同学当年因家庭突发变故经济拮据而准备辍学,柳和清将这位同学学习刻苦、成绩优良的情况告诉了父亲柳中亮,父亲听后慨然这位同学的学费由他全额承担,助其完成了学业。事隔三十多年,这位同学为了滴水之恩,曾专程登门致谢,执意要给回馈一笔美金。柳先生地回绝了。这种不图报的品行更激起了这位同学的景仰,于是,当她的丈夫成为里根总统竞选班子一员并取得成功后,他们将这一份特殊的礼遇给了远在上海的柳先生夫妇。

      凤和柳和清共育有四个女儿,很不幸小女夭折。大女儿现在日本从事国际贸易,二女儿在经商,三女儿在美国,学的是艺术类知识。目前三个女儿都已成家立业,但有点遗憾的是没有一个继承父母的演艺事业。

      柳和纲老人原是上影厂电影剪辑技术部门负责人,他与柳和清同岁,也于1989年从上影厂退休。但老人的心理素质好得出奇健康、乐观、风趣、健谈。谈到过去,既不怨天尤人、期期艾艾,亦不,,而是以一种认真的探讨。经常阅读思考,经常问一个“为什么”。柳和纲的老伴朱洁莹也身心健朗,是那种令人第一面就会产生信任感的大妈。他们的大儿子叫柳启元,曾与小女柳启秀一起到插队,高考制度恢复时,柳启元在当地参加了1978年的高考,志愿选择了外语专业。他凭借自己多年的不懈努力,成了那届高考中四平地区英语考分最高的一个。但由于当年高考招生部门把外语系的招生年龄线岁,后被破格录取。当年是中国首批引进外教的教育单位之一,加上柳启元的勤奋努力,他的英语水平提升很快。四年大学毕业后,柳启元分配到了上海任中学外语老师,但在中学里,他只能教授一些简单语法,柳启元很是不甘心。上世纪80年代中叶,一个偶然的机会终于让柳启元改变了命运。当年,柳启元的好友从带了一批老外到上海旅游,邀请柳启元做一次导游。没想到,这一做竟让柳启元做出了兴致,更让他后来选择了跳槽。如今,在旅游业摸爬滚打20多年后,柳启元已是大有名气,荣升为国际一流会展旅游公司MCI的总监。柳和纲的小儿子柳启敏在后,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威斯理安学院(WesleyanCollege)的经济系,后定居美国。而柳启敏的女儿也就读于威斯理安学院经济系,毕业后留在工作。结果,从事电影大半个世纪的柳家,只有柳和纲的女儿柳启秀在后进入了南京电影制片厂,所从事的财务工作也与电影无关。

      柳和纲老人现在居住在上海西区一处安静而幽雅的小区里,与大儿子柳启元一家共享天伦之乐。老人的新居里陈列着许多柳家四世同堂的老照片,老先生平日里最大的爱好莫过于聆听三四十年代的上海老歌,老伴打趣说,老爷子为此还特地买了套高级音响。每每遇风和日丽的周末,晚辈后代时常登门探望。午饭过后,中青年一代凑一桌麻将,侃侃家常、讲讲大道、传传各人听到的新闻,其乐融融曾孙的造访更是让两位老人家清静的居家生活多了些许活力,祖孙四代人常会一起出去散步

      矮柳村现在旧貌早已换新颜,旧时的老房子早被拆迁,原来的田野上一幢幢高楼崛起,东方瑞市、园丁新村、东柳新村、欧尚商场所在地就是早先的矮柳村。

      土地被征用后,矮柳村农民富裕了,再也不用种田、种菜了。矮柳工业区建成后,年轻人有的进厂当工人,有的被土地“征用”到有关全民单位,村里没有田可种了。矮柳村建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后,老年社员都享受着“失地劳保”,每月有上千元,每年底还有几万元分红呢!他们祖祖辈辈做“红脚梗”“摸六株”,做梦也没想到轮到他们老了,这辈子还能拿“劳保”。今年80岁的柳和平与77岁的柳启甬等老人是10年前从矮柳安排移居到丹凤新村的。现在他们每天都相聚在丹凤公园的亭子里与一群退休工人聊着天、侃着大山。他们是正的矮柳人,对矮柳村的过去和现在都很了解。当笔者向他们讲述矮柳人柳中亮、柳中浩兄弟俩旧社会在上海创业电影的故事时,老人们没有一个人知道。当问起知不知道矮柳旧时有个叫柳钰堂老板时,柳和平和柳启甬不约而同地说:“有啊!知道!知道!”一位老人说:“矮柳村原建有好多大房子,听父辈们说过去矮柳村出过好多有名人物,比如大画家柳和滨和大律师柳启璋等等。柳钰堂老板年轻时就到上海学生意,后来发财了。但只晓得其老早过世的。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去世后坟做到老家来了。那时我们这些人还是小孩子,他生什么毛病死,详细情况说不清楚。这坟拆除前,乡里通知过他们在上海的下代,下代儿孙是来过的,当时年纪也和我们差不多。但阿拉都不晓得柳老板下代比其还要能干,市面还做得介大啊!侬今天勿讲阿拉还勿晓得呢!哈哈!”

      柳和平老人曾对我说:“阿拉矮柳人非常循规蹈矩,我们柳氏族中至今还继承着祖传下来积财不如、必须做的古训,而且还持续着柳氏家属所制定的辈分,我们的下一代生下来取名字时一定会按前辈确定的钰、中、和、启、成辈分一代代取下去,决不会乱。”我想是吧,柳中亮、柳中浩他们是“中”字辈,他们的儿子柳和清、柳和纲是“和”字辈,柳和纲的儿子柳启元、柳启敏、女儿柳启秀是“启”字辈,柳启元的儿子叫柳成荫已经是第五代了,他们离开矮柳已经近百年,下代人都出生在上海或外地,但他们的名字仍照柳氏家谱中的辈分排号一代一代地传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