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电影圈
  • 香港国语片和粤语片发展史
  •   香港其实电影业比内地要晚的,而它的萌芽..额,大家都知道黎姿吧,她的爷爷黎民伟,就是香港电影最早的开拓者之一。

      1914年,香港第一部由港人出品并自编自导的影片《庄子试妻》才出现,它的制作者之一正是黎民伟。后来他和兄弟黎北海等人创建了第一家港人独资的电影制片公司“民新”;

      1932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粤语电影《白金龙》由上海天一影片公司(创始人就是邵氏兄弟邵醉翁、邵邨人、邵仁枚、邵逸夫)制作,该片于1933年在香港上映,观众多达10万人次,天一大赚了一笔;

      1933年9月20日,香港电影史上第一部全部粤语对白有声片《傻仔洞房》上映,这部由香港出品的影片,标志着香港电影真正进入了有声片时代;

      1934年,邵醉翁准备南迁香港,这也引发了内地影人第一次南下香港;邵醉翁带着团队到了香港后,开始投钱大量拍粤语片,邵氏家族不但使粤语片逐渐兴盛起来,而且推动了整个香港电影事业的发展。但它也会拍一些国语片啊,因为国语片也有观众市场,它还拍马来语电影,供给马来观众。

      1936年,南京国民的“中央电影检查会”提出,为统一国语方言电影的拍摄,该会又在1937年年初明令从当年7月1日起执行粤语片拍摄的,而且凡在香港拍摄的粤语片,进入内地发行。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战全面爆发,“八一三”战后上海沦陷,大批影人再次南下香港,引发了内地影人的第二次“南下”浪潮;

      抗战爆发后,南京无暇顾及“禁拍令”的实施,而且内地资金的电影人才大量南迁,才改变了粤语片的命运。这一时期香港粤语片创作却未受到大的影响,却促使香港影人开始寻求国语电影的拍摄,另一方面抗战爆发后大批内地难民涌入香港逃避战火,香港人口激增了40多万,其中很多为都是说国语的,这些涌入者的观影需求也刺激了香港国语片的兴起。

      fengliuyiye

      1938年,上海新华公司出品的国语片《貂蝉》在香港首映,从内地涌进香港的国语观众趋之若鹜,影片在香港取得了巨额的票房业绩,从此,国语片在香港缘起,开辟了新的市场。

      1946年底,香港的电影业又恢复到了昔日的繁荣。最先兴盛的是国语片而不是粤语片,原因之一是战后旧事重提,战前一度提出的方言电影在国内发行的主张再次重申,令粤语片失去了庞大的内地市场;而战后摄影棚严重不足,制作成本大幅上扬;而且由于战后内地与香港两地市场互相,国语片比粤语片有着更为广阔的市场;

      1945-1949这几年,内地资本南下香港,内地居民也大规模移民香港,也引发了内地影人第三次南下香港的大潮;这不仅提升了香港国语片的生产力,而且在香港有了国语片固定的观众群,因此战后香港最先掀起了国语片热潮,建立起了一些较大规模的国语片制作公司。

      而香港粤语片由于的失去了内地市场,但粤语电影转求其他出,打开了越南和泰国的市场,粤语片工业从此慢慢活跃起来;而且制片商们决意放弃内地市场,将视线全部转移到了南洋,并且大获成功。但是呢为了钱,粗制滥造之风开始在粤语片兴起,然后新加坡马来西亚市场很快就敲响了警钟,粤语片就出现了滞销的局面,慢慢的又软了下去。

      20世纪50年代初,知道了这个问题,: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粤语片才是可以在香港落地生根的电影。为了贯彻的重要,更好的利用粤语片阵地进行新中国的海外,内地决定在香港建立了粤语电影公司,也就是新联影业公司,帮助了粤语电影的发展,粤语电影再次兴盛。

      1945-1955年,香港共出品1580多部各类影片,其中粤语片超过1250部,国语片近240部,厦语片60部,还包括30部左右的纪录片和少量的潮语片。这一时期,国语片和粤语片不仅在语言上不同,拍摄的内容也不同。国语片的主要观众群是中产阶级,一般是由大的制片机构摄制,讲究品质和质量,制作较大甚至豪华。而粤语片以本土和南洋地区的劳工阶层作为其主要的观众群,重娱乐而轻思想性,制作水准大多也比较粗糙(当然有好片,但是比较少)。

      香港国语片制作在战后曾兴盛一时,但因为种种原因,比如香港本土一直没有固定的院线,以及粤语片在本土与南洋市场的挤压等因素,国语片在20世纪50年代前半期并不是很景气,然而国语片在香港本土及东南亚地区其实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首先香港着大量的内地移民,他们对国语片有着较强烈的需求,其次是内地之外最大的华人居住地,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市场,而在南洋及海外其它地区,也分布着为数不少的国语观众群。而1949年之后,海外基本上了内地影片输入,只有香港国语电影才能满足其需求,一些有眼光的片商开始在港成立以生产国语片为主的大型制片企业。比如张爱玲待过的电懋、邵氏兄弟等大型制片企业...但香港电影的主体依然是粤语片。

      香港国语片的“起飞”要从邵氏兄弟说起,老板邵逸夫从南洋地区回香港后,继续以国语片为主的制片策略。邵氏导演李翰祥拍摄的传统戏曲“黄梅调”,红遍香港,带动了国语片的起飞;后来就是张彻等导演的武侠片动作片...国语片大盛;而且张彻因为觉得“香港的年轻人越来越说不好纯正国语,男性尤其如此。”所以他放弃现场录音,改用事后配音。这个主张被邵逸夫和邹文华采纳,一直影响到现在。

      国语片工业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后勃兴的同时,香港的传统粤语片工业却在逐步。首先香港电影工业进入过渡转型时期不久,在黄金时期曾经创出过辉煌业绩,而且生产过许多香港电影史上经典影片的粤语片制片公司(比如一些粤语电影公司受影响)相继结束或转型;当时的新一代电影观众都是战后出生的年轻人,受文化影响很深;邵氏等国语片的冲击;粤语电视节目兴起,取代了粤语电影;南洋地区国家为了扶植本土电影,香港电影进口,粤语片海外市场收缩;粤语院线老板改映国语片和西片,院线收缩,院线老板也不投粤语片了。

      “在国语片取代粤语片成为香港及海外华语电影的主流,一个长时期之后,如前所述香港电影本地化的倾向,实际从李小龙时候已开始。李小龙的个人风格强烈,不管给他穿上什么时代的服装,说什么语言,他总是一个十足现代化的香港人。”——张彻

      1973年,粤语片出身的邵氏导演楚原拍摄了粤语片《七十二家房客》,该片的出现广受欢迎,在一个月的映期内就狂收了560多万港元的巨额票房,带动了新兴粤语电影的复兴。